中非共和國:一位抗潮而行的教師

哪怕是在艱難的處境中,仍可以通過踐行福音的話,來建立一種和平的文化,尊重最弱小者的權利。
[全部資料]天主的男女志願者
天主的志願者是普世博愛運動一個分支,成員包括社會各行各業與不同範疇上的男女,所謂志願正表示他們自由地選擇徹底追隨天主,在日常生活上落實福音的合一靈修。
運動的伊始,已有一股力量推動盧嘉勒走向人群,她回想初期的日子確認:「我認為,當年我們所體驗到耶穌臨在我們中間的經驗,如同祂在增餅以解決當時特倫托的社會問題,猶如第一粒種子,彰顯志願成員的使命。」
種子日漸成長茁壯,1956年,由於匈牙利緊迫的慘況,教宗庇護十二世作出悲痛的呼籲:「天主,天主,天主……。」他希望在廣場、家居和工作車間……『重新迴響天主的聖名』。
盧嘉勒對這個呼籲作出回應,似乎使之繞樑廻蕩,並確認說:「世界正需要切實的基督門徒!這些門徒寬宏豁達地自願跟隨耶穌。由於愛是自由的,於是誕生一團志願的部隊,……要建立一個見證天主名號的社會。」
即時回應盧嘉勒的成員中,有的是文員、醫生、護士、工人、政客、教師、企業家等,都願意成為『天主的志願者』。這是一種典型平信徒的召叫,因為他們感到「這種特別的聖召是要把天主的精神滲透到人性的事實中。」隨著普世博愛運動逐步遍及五大洲,這樣的生活吸引許多人致力在這條成聖的道路上行走。
60年代後期,從這些志願成員的生活與行為中形成許多社會性的事業與行動,於是盧嘉勒給他們交托新人類運動,即表達普世博愛運動社會性的部份。


目前,男女志願成員約兩萬,準志願成員成員約四千,包括天主教徒、不同基督宗派的信徒和其他宗教的信友。

哪怕是在艱難的處境中,仍可以通過踐行福音的話,來建立一種和平的文化,尊重最弱小者的權利。
[全部資料]
杜明加的餐廳坐落於社會環境較困難的瓦倫西亞(Valencia)。開辦這餐廳的目的是為那些有需要的老人。不僅僅提供食物,而且還是具體化的、個人化的服務
[全部資料]
一位喀麥隆政治家的見證:儘管受到威脅,身處險境,但她從福音中找到了為自己的人民及國家的利益而奮鬥的力量。
[全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