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十一月 生活聖言 –

 
「溫良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承受土地。」(瑪5:5)

山中聖訓揭開了耶穌傳教生活的序幕,以真福八端作為開始。我們選取了當中的第三端作為本月的生活聖言:

「溫良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承受土地。」

誰是溫良的人呢?溫良的人面對邪惡時不會發怒,也不會受激烈的情緒所支配。他懂得抑制自己的怒氣和憤恨。他的溫良跟軟弱和恐懼扯不上關係,絕不會虛應附和邪惡和陰謀的事。相反,它要求人以極大的意志力,把憤慨和報復的心情,轉化為一股堅定、平和及尊重他人的氣度。
耶穌以溫良這端真福向我們提出一項新挑戰:把左頰轉給那掌擊你右頰的人;連外衣也讓給那拿你內衣的人。溫良的人懂得以善勝惡。耶穌對那些以溫良美德生活的人,許下重大的承諾:

「……他們要承受土地。」

這項土地的承諾讓我們聯想到另一片國土,它就是耶穌在第一端和最後一端真福中所稱的「天國」:在那裡,我們將與天主共融地生活在一起,滿全的生活將永無終結。
就算今天,那些以溫良美德生活的人也是有福的,因為他們現在已經可以體驗到他們為身旁四周所帶來的改變,尤其是人際關係。在一個經常以暴力、狂妄及欺壓手段進行統治的社會中,溫良的人成了「反對的標記」,因為在他們身上散發出正義、諒解、包容、溫和及尊重他人的德行。
當溫良的人努力建設一個更公義、更符合福音精神的社會的同時,他們也正在準備自己去承受天國,在那「新天新地」(默21:1)中生活。

「溫良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承受土地。」

只需要看看耶穌怎樣生活,我們便會知道該如何去實踐這句聖言。祂曾說過:「跟我學罷!因為我是良善心謙的。」(瑪11:29)在祂內,溫良成了真愛的一種特質。事實上,天主聖神傾注在我們心中的真愛就是:「喜樂、平安、忍耐、良善、溫和、忠信、柔和、節制。」(迦5:22)
的確,誰去愛,誰便不會焦慮、不會急躁、不會冒犯他人、不會傷害別人。凡有愛的都會懂得節制自己,他們都是溫和、良善和忍耐的。
整部福音都宣揚著「愛的藝術」,很多孩童也學會了這項藝術。他們用一粒特製的「愛的骰子」來進行遊戲,骰子上的每一面都寫著一句話,來鼓勵他們跟隨耶穌的榜樣生活:愛所有的人、彼此相愛、第一個去愛、與別人打成一片、愛別人身上的耶穌、愛仇人。每天早上,他們便擲骰子,並盡力生活寫在骰子朝上的一面的那句話。
小朋友用的「愛的骰子」也會影響成年人,使他們學會怎樣以溫良的態度來生活。
范思是一位居住在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三歲小孩。有一天,他的父親回到家裡時表現得很氣憤,因為他在辦公室與一位同事發生了爭執。他把事情告訴他的妻子,而她亦因此對那位同事不滿。范思立刻跑到房間去,把那骰子拿出來,對他的父母說:「你們擲愛的骰子罷!」他們一起擲骰子,所擲出來的竟然是:「愛仇人」。他的父母立即明白該怎麼做了。
如果我們停下來想一想,便會發覺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的溫良的美德,堪作眾人的典範。那些已去世的偉人,如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加爾各答的德蕾莎修女和泰澤的羅哲修士,透過他們的溫良德行,為社會和人類歷史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並不斷激勵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上向前邁進。

盧嘉勒

評論的守則(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