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認識媒體有其平凡的一面,也標誌著我們時代的特色,同樣也與我們運動的沿革和生活有著密切與基本的聯繫,正如我有機會於1997年,在泰國曼谷代表運動接受聖若翰大學頒發的大眾傳播榮譽博士學位的講話上所強調的。

具體上媒體溝通與我們息息相關,包含兩個相同的地方,推使我們去談論,尤其是在宗旨上很相似。

普世博愛運動的宗旨有助於實現我們青年所指的『夢想渴求一位天主』,即是耶穌在臨終前悲痛地懇求天父說:「願眾人合而為一」。

媒體又存在什麼目的?媒體的任務很明顯就是集體性的,旨在讓人們生活在一起,彼此聯絡。

然而,這不僅是普世博愛運動要達成的目的,除了明白媒體與我們息息相關,還有另一個類同之處,就是有關其方法上,運動有它典型的方式,就是它的合一靈修精神,不僅僅生活在一個個人的層面上,而是集體與共融的層面。在媒體傳播發展大躍進的當前,也改變了人類生活的面貌。換句話,這種勢不可擋的發展形成一種張力,具體上令複雜達成一致;化零碎為整體。假如我們反思我們的靈修精神,也會發現恰恰是合一的精神,也是一條共融的道路。

在一個充斥的自我主義的世界;在教會歷代培育和建議,甚至鼓勵個人靈修的情況下,天主聖神推動普世博愛運動在召開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20年前來一個認真的改變,轉向人群。

這一刻我沒有時間詳細分析我們靈修精神上所包含的不同重點,但我們可以確定每一點都很明顯與共融性配合得天衣無縫。為此,這是一條集體的道路,透過弟兄通往天主;與弟兄一起走向天主;與我們心愛的弟兄一起。

由於這份愛是彼此相互性質,可以藉天主聖三的模式生活出來,如同天主聖三,天主是一體,卻不是孤獨的,因為是三位。而且耶穌答應:「那裏兩個或三個因我的名字相聚一起,我在他們中間。」(瑪18:20)於是基督在我們中間。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份靈修啟發一個民族的精神。由於福音革新的愛有能力迅速地傳遍全球,不僅僅在天主教徒之間,也包括其他基督宗派的信徒;更有其他宗教的信友,甚至抱有善志,渴求合一世界的人士。目前已到達182個國家,在幾百萬人當中引起普世手足情誼的現象,他們深深感到有需要在所有人之間融合成『一心一靈』。

這種饑渴從運動開始一直是我們的特色,當時透過書信緊密的來往,在我們之間分享天主開始在我們的位置上,工作上所施行的化功,愈來愈強烈……。

運動也成立我們自己的互聯網的網站,介紹普世博愛運動的理念、沿革和傳播的情況,又與其他國家的網站聯合,報導最新消息……。

正如我提到我們的『媒體』是由於具體需要而產生。在細小的機緣下,由於感到需要保持聯絡或告訴那些不在場的人所發生的重要事情或在困難中給予精神上的支持。

許多年來,我們沒有為運動做宣傳及刻意去傳播,總之,不是運動的功勞,而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為我而言尤其重要的是每樣事物都是從生活中衍生与延續,同樣我們相信,換句話,媒體為我們就具有團結民族的使命。
總之,我們想到初期的基督徒沒有任何媒體,但他們心中充滿基督帶來的訊息,他們口耳相傳,正如戴爾都良(Tertalliano)所說的,昨天才誕生,他們已征服了全世界。耶穌也是借助語言來宣講,沒有寫下任何的著作。

假如現在我們迅速看看今天的媒體,我們不可否認媒體同時也需要迫切的發展,並感到它們愈來愈來有用和吸引,但同時又為社會、家庭和個人帶來一連串新鮮與嚴重的問題。為此,有利亦有弊,一目了然。

僅僅舉出某些問題:如全球化卻同時扼殺豐富的文化;倫理的相對論混淆權威性的訊息與其他表面化或偏差的意念;存在好大喜功的心態,於是誤用了痛苦和濫用隱私權;媒體結構內部競爭劇烈引起勾心鬥角;謠言惑眾……等等。怎樣採用而非濫用媒體?

我說過有利有弊……。今天的媒體對非道德、暴力、表面化的事情缺乏批評的精神或抱有偏見,有時候他們的建議或過高的評估似乎成了不能錯的權威,幾乎是人類新的偶像,再沒有其他可信靠的事情。我們知道它們只是簡單的工具,然而我們卻看成是一切『強勁有效的鎮靜劑』,正如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喜愛這樣形容。

我們希望激勵人人適當採用媒體,忠於先知性的訊息。

這訊息就是『合一』。在此,我想感謝天主,因為祂沒有在現代新科技的發明中『缺席』,因為祂在領導歷史。

事實上,恰恰在目前,許多有份量的意識形態倒塌之後,人類在飄忽不定的黑暗中,許多價值觀都顯得模糊不清。另一方面,在這一刻人人都在渴求更團結合一的世界,要求普世手足情誼;恰恰在現代我們穩握著這些強而有力的媒體工具。合一是時代的一個徵兆,不就是在天主的大能中嗎?

 

『媒體具有團結民族的使命』(盧嘉勒於2000年6月所發表的講題)

盧嘉勒在700位媒體專家前,給他們展開視野去明白媒體是建造合一世界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