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丹尼:從衆議院到世界

 
在意大利的國會上,圍繞著左丹尼的生平事蹟,一同分享在國家機關内一起參與,群策群力,承擔義務,履行承諾的經驗,標誌著手足情誼的印記。

衆議員、參議員和國際的一些代表紛紛出席『從衆議院到世界』的會議。意大利眾議院主席斐尼(Gianfranco Fini)在紀念為國為民的左丹尼所舉行會議的開幕詞上,引用左丹尼勸勉的話:「政治是為人民而設,而不是人民為政治而設。政治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標,道德置於先,人要放在前,先是集體性,然後才是黨派,隨後才是工作方案,之後才是政府的理論。」左丹尼深入地經歷困難的歲月,包括受到法西斯的迫害、戰爭的暴行、重建國家困難重重。

6月15日,我們在母狼(Lupa)大廳,200人濟濟一堂。斐尼給這些人士突出左丹尼處事作風的三個重點,即人性尊嚴、自由、工作。由左丹尼帶領下奮鬥的過程上有時甚至走在時代的前頭,冒著被誤解的風險。例如:倡導訂立依良知拒服兵役的法律。眾議院主席又憶述左丹尼的個人力爭終於落空,例如:向歐盟議會要求不要忽視基督信仰是歐洲文化的根基等。雖然政治上的慘敗與遭人誤解當然是苦澀難受,然而,在國會歷史上這些關鍵時刻,儘管處身在夾雜著咆哮與各種針鋒相對的意識形態下,左丹尼仍然能夠帶來出類拔萃與合情合理的人文思想和基督的精神等,甚至能說服馬克思主義者。

另外,左丹尼中心的負責人,羅佩斯提(Alberto Lo Presti)又談到左丹尼生平上不同的階段,並多次透過紀錄片,讓大家能聽到他親自講話。

這次紀念會議選取的主題是『從衆議院到世界』,正道出左丹尼的精神富有普世性的情懷。但同時恰恰在衆議院内發生的那個特別的會晤,完全改變左丹尼的生命,與他同派的黨人都覺得他前後判若兩人。

左丹尼與普世博愛運動的創辦人盧嘉勒這次獨特的見面,傳達給左丹尼一份對合一和對福音的熱愛,那份進入人類歷史的福音精神甚至可以解決最棘手與複雜的社會問題。現任普世博愛運動的會長傅瑪利這樣分享:「(盧嘉勒)讓人接近天主,令他(左丹尼)感到天主是天父、弟兄、朋友,並親臨在人類中。」傅瑪利清楚引述盧嘉勒的政治觀點,都集中在手中情誼的原則上,「能讓人明白他人,接納別人的立場觀點,於是一切都息息相關,沒有任何利益和需求是莫不相干的。」會長祝願「意大利能夠訂立手足情誼的盟約,因為國家的幸福人人有責。」

『政治合一運動』繼承盧嘉勒和左丹尼的遺產,建議全球的國會議員、政客、行政人員和政府官員、學者等落實手足情誼的原則,使之成為處理整個政治的手法。隨後,由意大利國會的兩個反對派別分享,他們雙方都接受這項挑戰,並說明他們具體應用的情況。

人民自由黨的參議員桑提尼(Giacomo Santini)承認存在困難,並指出:「要視那位於幾分鐘前在參議院上侮辱自己的議員為弟兄,這正是盧嘉勒女士倡議並鼓勵我們去做的。」然而是可能的。左丹尼已見證了,因為在如同戰場的政治氛圍和針鋒相對的意識形態下,他仍然尊重彼此的差異。民主黨的女議員德托瑞(Letizia De Torre)回想左丹尼另一個優點:「他對自己的信念堅信不疑,然而卻不會硬辯捍衛,並懂得看到積極的一面,有能力展開對談。」今天繼承左丹尼的遺產,為德托瑞而言,正意味著「建立民主社會,不是百分之五十再加一,而是在國會、在國家形成互惠的民主政體。」

然後,輪到那些由『政治合一運動』在全球主辦『參與政治培訓班』所栽培的青年發言,令大家敞開前途光明的視野,帶來更新的希望。也許是從極度危機的情況開始,例如阿根廷,2000年,該國正面對嚴重的危機,卡魯斯(Carlos)當時在意大利深造勞動法。他看見自己祖國陷於困窘,感到自己選擇接受政治上的培訓,似乎是一種烏托邦不切實際的行為,當然無助於解決每天的困境。但結果目前他幫助了當地200名行政人員,從手足情誼的角度著手,他們嘗試給自己祖國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這類的培訓班不斷倍增,甚至到達阿根廷的火地島(Terra del fuoco)(被稱為『世界盡頭』)。同樣,在巴西,社會的不平等、貧富懸殊和赤貧等,為達尼爾(Daniel)而言,光是譴責不足夠,他是一位記者,正在盧比亞諾福音小城的上智大學進修政治科學的碩士課程。在意識到爲人民服務的原則,並培育大眾公益的良知後,他回國,深入挖掘祖國社會問題的癥結,成爲他選擇致力投身的指導方針,恰恰是從『政治合一運動』的經驗和左丹尼的思想中所吸取到的。也許左丹尼本人從沒有想過,從衆議院這個小型的會議廳,他目前已成為全球致力生活這精神的導師。

另外可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