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個課程以祈禱——生活——思維,三合一為主線貫連著,參加者與講者緊密交流與合作。
深入交流的主題涉及到現代社會個人的生活,僅僅想一想數碼時代重大革新的影響,有必要就不同的主題,給培育者經常提供適應時代的資訊來教育未來的教士。

教廷教育部副秘書長贊尼蒙席(Mons. Vincenzo Zani)為本屆培訓班開幕,並在致辭上談到『培育的共融幅度』。
課程為期四周,每兩年舉行一次。第一輪的課程以共融模式為根基的生活,套用在培育未來司鐸的工作上。第二輪的課程是具體落實在培育的不同層面上,包括7個大範圍,有關付出自己與共融的生活;對談與見證;祈禱;基督奧體的生活;給團體賦予生命力;學習,而最後是為達到共融而提供溝通與傳播的服務。由於各個範疇息息相關,因而能為培育修生帶來適當的影響。課程不會支離破碎,相反,既一致、和諧與完整。

主要是由於有神學、教育和其他學科的專家主講,再加上參加者投入參與,現身說法,帶出他們身為培育者的能力與經驗。
今年這個課程與福音小城盧比亞諾上智大學合作,所以參加者在結束時所提交的探討報告,可以拿到培育課程的學分。大家都深感興趣,也意識到有必要培訓培育者,所以這類課程在未來會繼續開辦。
普世博愛運動的司鐸https://www.focolare.org/it/movimento-dei-focolari/scelte-e-impegno/sacerdoti/
華菱布薩隱修院http://www.vallombrosa.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