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耳他是其中一個由羅馬殖民統治而第一個信奉基督的國家,正如《宗徒大事錄》記載約公元60年由聖保祿傳入基督信仰。大部份的馬耳他人都是天主教徒,超過360個教堂遍佈馬耳他、戈左和科米諾,也有其他基督宗派,如聖公會、東正教、路德宗和蘇格蘭的循道教會,更有其他宗教,如猶太教和回教。2004年馬耳他成為歐盟的一份子。
70年代合一靈修的第一批種子落在這片土地上。1975年約有70人參加活動,組成最初期的團體,由於已孕育最先的普世博愛運動核心成員的聖召(vocazioni al focolare ),於是大家都渴望能在島上成立馬耳他的瑪利亞之城(Mariapoli )。最後,1979年舉行第一個瑪利亞之城,共一千人參加。80年代初期又設立另外兩個普世博愛運動中心。
合一的生活持續發展並紮根。1999年是一個根本的里程碑。盧嘉勒(Chiara Lubich )到訪馬耳他,並接受馬耳他大學文學系頒發的心理學榮譽博士學位,乃由於合一神恩在心理學的範疇上,培養『一種綜合的視野』,從這個角度去反思,因而在國際性層面上產生『心理學與共融』(Psicologia e comunione)的一個同工的網絡,加強在原始心理學上的貢獻。為紀念盧嘉勒獲頒榮譽學位,在馬耳他舉行一個專業的研討會,討論合一靈修(spiritualità dell’unità)與心理學模式的關係。


馬耳他在共融經濟(Economia di Comunione)的方面的舉措繁多,於是1992年創立名為『聲音』(The Voice)的英語學校,備受稱揚,甚至教育部,乃由於友好的氣氛與盛情和專業的知識。同樣聖保祿在島附近覆舟(宗27:26)也體驗到一份款待在此停留三個月。正如2010年教宗十六世到馬耳他探訪時指出:「你們國家的歷史上有不可磨滅的標記。在那個場合上他再次提醒,由於聖保祿幫助馬耳他人民紮根深厚的基督福音,以致不僅為個人,家庭與團體帶來豐碩果實,更培育馬耳他國家的本質,尤其是它獨特文化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