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耳他:《愛的藝術》

 
2014年1月17日,在馬耳他島上推介最新翻譯成馬耳他文的盧嘉勒眾多著作之一《愛的藝術》。

馬耳他島(island)的普世博愛運動(Focolare community)負責人馬麗莎(Marisa)和馬里奧(Mario)在《愛的藝術》新書推介前一天這樣表示:「我們很幸運,可以向大家推介盧嘉勒( Chiara Lubich )的書,終於翻譯成馬耳他文,我們高興不已。」

117日,禮堂上空無一席。台上座了五位講者,都各有所長,分別是馬耳他大學語言學院的女教授瑪麗爾.亞歷山大(Marie Alexander);基督信理學會(M.U.S.E.U.M.)的總會長納塔連諾.卡米肋里(Natalino Camilleri);在馬耳他以音樂和傳媒見稱的卡爾姆.德巴提斯塔神父(padre Karm Debattista);聖公會辦公主任康諾尼高.西滿.哥德費(Canonico Simon)和電視主持人兼記者及律師米夫索廸教授(J. Mifsud)。

他們的演講都突出了盧嘉勒所提倡的愛的藝術,即是直接從福音中汲收的精髓,可以綜合為以下幾點:絕無任何歧視;愛所有的人;踏出第一步;認出弟兄身上有耶穌的臨在和聖保祿的指示──「打成一片」。這種生活方式要求一種持久與日常的操練,能令心靈進入新的境界,踏出和平革命的第一步,有能力改變個別的心靈,並能建設愛的文明。西滿.哥德費和米夫索廸教授更從教宗方濟各和盧嘉勒的思想中提出相行不悖的觀念。

在聚會的尾聲,還有一個家庭、一位女青年和一位青少年分享他們已落實愛的藝術的經驗,同時也介紹小孩子「愛的骰子」的遊戲。  ,

聚會結束後,許多人都表示很開心,發現到一種新的方式去面對日常的生活。例如:施維斯托神父(padre Silvestro)確切說:「這訊息既強烈又美麗,就是那麼簡單,隨手可得,人人都可以生活出來。」還有其他人分享多方面的感受。史提芬妮(Stephanie)記得杜史托福斯基(Dostoevskij)認為這種美麗的方式能拯救世界。另外一個感受是:我們渡過了一個和諧和美麗的一天,因為所談到的都富有天主美好的色彩。」此外,米麗安(Miriam)又強調:「沒有信徒或非信徒的分別,我們在愛內都感到是一家人,大家都可以開心見城去談話。」艾茲奧(Ezio)又說:「我讀過這部書的意大利文版,但卻還沒有完全發現其價值。我希望可以更仔細活現愛的藝術,用心神去領會,以千萬方式令愛變得更美好;更奏效;更廣泛;更創新,絕對無往不利。」

評論的守則(500)

 

另外可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