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員和導演都表示:「我們刻意選擇法國艾力.厄瑪奴耳.舒米提(Eric-Emmanuel Schmitt)這一段劇目──『訪客』,內容既輕鬆又諷刺,特別向每一位觀眾質詢人生基本的問題。為此,非常適合對談的目的。」
帕爾圖普世博愛運動中一群不同信念人士,與成立了35年的「喚醒」(La Sveglia)非牟利劇團合作主辦這次演出,採用類似「話劇論壇」的手法來表達。他們又強調:「這齣話劇的背景發生於1938年,維也納。高潮在於心理學家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與一位神秘的『訪客』對話,如同跟天主交談。為任何人來說,這種對談絕對不是平淡無奇,並具有同樣的效果。」
事實上,更深邃的是,在場約一百位觀眾,全神貫注兩小時,聆聽所有精彩的對話與解釋。

這個活動真的是眾志成城!的確,這群人在任何領域都展開了交談!有人負責邀請和編排;有人很適合公關宣傳;有人準備盧嘉勒的思想,在節目結束一起晚餐時送給參加者;有人借出貨車搬運話劇道具;這群人中的一位是廚師,為工作人員預備「充飢午餐」;另一位則負責拍攝錄影;還有其他人與劇院聯絡,又要向SIAE取得版權。此外,其他參加者都按自己的文化,在最後的討論上給予各人的意見。
大家對這次活動達成一致的想法:「不僅僅是一個下午的話劇,更是一個彼此接觸與聆聽的機緣,首先與自我交談,然後,開放自己達致真正的對話。」既然劇團已答應會有其他的演出。其中一位參加者與拘留所有接觸,他甚至提議到監獄演出。另一位更提議「喚醒」劇團嘗試利用其他劇目再演出。總之,人人都各盡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