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icial International Website普世博愛運動
Official International Website
    • 聯絡我們
    • 盧嘉勒
      • 盧嘉勒的生平
      • 合一的靈修
      • 神恩的體現
    • 普世博愛運動
      • 沿革
      • 行動規劃
      • 一個民族
      • 聖召與使命
      • 組織
    • 對談
      • 天主教會
      • 各基督宗派
      • 各大宗教
      • 無特定宗教信念的人士
      • 文化
    • 事業與活動
      • 藝術與演出
      • 福音小城
      • 參與社會性事務
      • 瑪利亞之城
      • 傳播媒介
      • 培育與學習
    • 新聞界專欄
      • Focus
      • Press releases
      • Dossier
      • Media Monitoring
      • 多媒體欄目
      • Contact Us
    你現在的位置: Home > 人物、體育、生態 > 重視人與地球

    重視人與地球

     
    2015年7月9日
    來自40個國家的180位活動家、非政府組織人員、社會運動的代表、科學家、修會人士、來自天主教內外的活動家,共同探索具體的方式來回應教宗方濟各的《願袮受讚頌》通諭(Laudato Si’)。
    3

    來自愛爾蘭環境問題專家,羅娜·戈爾德(Lorna Gold)和美國的若望·蒙代爾(John Mundell)代表普世博愛運動(Focolare Movement)和生態合一組織(Eco-One)出席了會議。羅娜在愛爾蘭天主教慈悲海外發展署(Trocaire-Overseas Development Agency)從事環境領域的工作已有13年。若望則是美國印弟安納州(Indianapolis)一家隸屬共融經濟的環境諮詢機構蒙代爾夥伴有限公司(Mundell & Associates)董事長。
    羅娜說:「有關此次研討會最重要的是,各種各樣的人、組織和少數族裔聚到一起,向教宗的通逾作出直接回應。」又說:「我們以民間社團的名義,從世界各地而來。有活動家娜奧米·克萊恩(Naomi Klein)。她是關注全球化時代的生態和經濟等主題的世界知名作家;也有來自生態運動的,如綠色和平(Greenpeace)的負責人庫米·奈都(Kumi Naido);更有非政府組織CIDSE的整個網絡,他們是從事社會與全球正義的天主教徒。」
    為期三天的會議,通過幫助實現《願袮受讚頌》通諭而構想的行動,讓人感覺到這是一個運動。被引薦的一些實例中,包括『生態合一』所創立的地球骰子( The Earth Cube™)——一個由合一靈修啟發,來自環境領域的專業人士的網絡。
    人人都知道環境問題的艱巨性和複雜性,不僅是科學方面和地球的問題,也是經濟和政治問題。這些環境當中所選擇的往往直接違背自然,而且造成了更多的貧窮。可是,娜奧米認為,仍可有所作為:「我們可以防止造成那麼多的痛苦。我們不能為不作而辯解,因為很難這麼做。不要因為做不好就不做。如果可以,我們需要做困難的事情,而不是容易,或遭譴責的事。不要再讓困難限制了可能,卻要讓可能成為現實。」
    如果有足夠的力量去面對問題,那麼相向的路線也是可行的。有那麼多直接參與到許多不同前沿的人士出席,給了我們很大的希望,讓所有的人都體驗到教宗方濟各在通諭中所說的:整體比各部分的總和還要多。若望·蒙代爾在會議中強調了另一種新穎之處:「婦女在有關氣候變化的討論和辯論中是主人翁的角色。在本次峰會中,我們幾乎看到了教會未來的一個願景:與世界對話,並尋求與所有心懷志的人士建立開放的關係,帶出一個更合一的世界,和地球有更多的接觸。」
    《願袮受讚頌》通諭邀請我們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正如娜奧米所說的:「這不僅僅是對天主教界的教導。我身為一個在俗猶太女權主義者,可以說這部通諭也是為我而設的。」

    • Recommend on Facebook
    • Tweet about it
    • Tell a friend
    Share this on WhatsApp

    点击这里取消回复。

    評論的守則(500)

     

    Feedback

    1. Maria Emanuel Melo de Almeida
      2015年7月15日 at 23:24

      Grazie per questa comunione e slancio verso l’unità dell’universo…
      Contate su di me per risponder a quanto il Papa Francesco ci chiede nel Enciclica Laudato Sì, trasformando le piccole facende in contributi per la construzione del unità del cosmos.

      回复
    2. marcella
      2015年7月12日 at 08:04

      Grazie di questa notizia! Come si può fare a procurarsi questo dado della terra?

      回复
    3. Anne
      2015年7月10日 at 15:18

      Grazie! Stupendo passo in avanti verso una collaborazione profonda tra tanti diversi attori, dei mondi civile e religioso, verso l’attuazione concreta nella prospettiva della Laudato Sii! Grazie che ci siete !

      回复

    另外可以瀏覽

    照料受造界

    2018年8月31日
    照料受造界

    每年的9月1日為照料受造界舉行世界祈禱日,今年已逢第13屆。這一倡議是在東正教教會之間發起,其他基督教教派都堅持,致力於重新發現普世教會之間在照料受造界方面的合作。2015年,天主教會也同聲呼籲全人類,承擔起創造和保護地球各國人民生命的責任。
    2017年,為了實現這個共同承諾,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和君士坦丁堡的普世教會的主教巴爾多祿茂一世(Bartholomew I)簽署了一份文件,其中包括以下內容:「人類和自然環境正日漸惡化,這樣給更脆弱的人類帶來負擔。」最主要是由於氣候變化,影響著全球各地在貧困中生活的人們。我們有責任地使用地球的資產,但也意味著對每個人和所有受造物的認可和尊重。對照料受造界的緊急呼籲和挑戰是一種邀請,希望全人類為可持續和整體發展而努力。……我們相信,如果沒有團結一致的回應,沒有共同承擔採取行動,優先考慮團結和服務,就不可能有明智和持久的辦法,來解決生態危機和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挑戰。
    Recommend on FacebookTweet about itTell a friendShare this on WhatsApp

    [全部資料]

    人、地球和未來

    2018年7月25日
    人、地球和未來

    來自不同國家的7個組織啟動了「預言性經濟」計畫,為人類全面發展和可持續性而徵集和促進想法及良性的經濟實踐。

    [全部資料]

    製造炸彈與渴望和平

    2018年6月25日
    製造炸彈與渴望和平

    兵工廠為許多人提供工作機會,委員會努力將其重新轉化為民用工廠,整個團體一起為和平而努力。委員會成員之一錢齊亞.瓜伊塔(Cinzia Guaita) 接受保羅·巴爾杜齊(Paolo Balduzzi)的採訪。

    [全部資料]
    專題管道
    經濟
    民族與國家
    靈修精神
    人物、體育、生態
    社會、藝術、演出
    文化、教育
    媒體與傳播
    政治與法律
    Tweets by @SIF_zh

    Focus

    • 日本——你們向所有人敞開心扉!
    • 實踐福音:「誰若聽見我的聲音而給我開門,我要進到他那裏。」

    新聞界專欄

    • Focus
    • 新聞界專欄
    • 新聞界專欄
    • 新聞界專欄
    • 多媒體欄目
    • 國際中心

    網站服務

    • 網頁指南
    • 活动
    • 多媒體迴廊

    聯絡我們

    • 普世博愛運動
    • 聯絡
    • 编辑

    Linked sites

    • 比利时
    • 英國
    • 愛爾蘭
    • 日本
    • 西班
    • Mesoamerica
    • 荷蘭
    • 波兰
    • 塞爾維亞
    • 南美洲
    • 美國
    • 露明瑪利亞之城
    • Mariapolis Victoria – Africa
    • Mariapolis Lia – Argentina
    • 新家庭

    你現在的位置

    跟进

    • Diventa un fan
    • feed RSS
    • Tweet with me
    • Guarda i miei video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Periodico telematico del Movimento dei Focolari (P.A.F.O.M.) reg. Trib. Velletri decr. N. 11 dell’8 maggio 2006. Privacy Comments to webmaster. Questa opera è pubblicata sotto una /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s 2.5 Generic License.
    Web developed by Xcogito Graphic Design by Gabriele De Sanctis | Privacy Policy
    • RSSRSS
    • Become my Facebook friend
    • feed RSS
    • Tweet with me
    • Watch my videos
    本網站使用了小型文字檔案(cookies),包括第三方,給您提供最好的瀏覽體驗。 您可通過關閉這標題,同意我們的程序採用小型文字檔案(Cookie)。確定 关于cookies的信息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