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婉娜(Silvana Veronesi)

 
與盧嘉勒一起開創事業的初期同伴之一(生於1929年10月17日,卒於2015年12月2日)

SilvanaVeronesi_01「可是你,施婉娜,你愛耶穌嗎?」
「我不認識祂。」
「但你會愛祂嗎?」
「如果你能説明我認識祂……」
以上是施婉娜(Silvana Veronesi)和擔任她的宗教老師的神父之間的一段對話。經過這番交流之後,神父帶她會見了盧嘉勒,那時施婉娜年方十五。
第一次見面,盧嘉勒就立刻和施婉娜分享了她與其他女青年的發現:「天主無限地愛着我們!……如果我們的靈魂像天上的星星,我們就可以形成一片星群,其中的每一顆星比星群旁邊的星星更美,因為它是和其它星星在一起的。」
施婉娜覺得這番話如此振奮人心,因為她正在探尋獻身於更偉大的事業。不久之後,她選擇天主為她生活的理想。她說:「我踏出廚房的門要離去,並轉身道別之時,一切都不一樣了。那座簡陋的房舍已成了我的一部分。那些女孩是誰?她們怎樣生活的?我該做些什麼才能像她們一樣?我不知道。盧嘉勒什麼都沒解釋,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找到了我所尋覓的。」
幾周後,盧嘉勒揭示了她們已經發現幸福的秘密。施婉娜在自己的作品中憶述:Silvana-Centro GenF Giu87_023「盧嘉勒說,她想用一種無私的方式去愛耶穌,並非因為祂賜給我們喜樂,而是單單去回應祂無限的愛。她解釋說,耶穌死在十字架上,並呼喊:『我的天主,我的天主,袮為什麼捨棄了我?』是祂最痛苦的時刻。祂最痛苦的時刻,也是祂愛我們最深的時候了。盧嘉勒與她的同伴們已經決定去愛在十字架上的祂。這是她們這群女青年的秘密。她問我是否意願和她們一起分享,並選擇終生去愛耶穌。在那一刻,我有點害怕,但之後我明白到,痛苦時時刻刻都可以被轉化成愛,於是我對盧嘉勒說我願意。」
施婉娜非常開放健談,且不是一個做事馬虎的人。她在的提爾斯特(Trieste)長大,但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緣故,隨家人一起搬到特倫托(Trent)。她成了普世博愛運動創始人最親密的同伴之一。
1949年,施婉娜開始就讀於佛羅倫薩(Florence)的醫學院。她身體力行的見證給托斯卡納(Tuscany)地區的青年男女成為一道新的光照,之後他們組成了第一個普世博愛團體。之後,她又到了都靈(Turin),然後米蘭(Milan)。最終,1960年,她到美國和加拿大,在那片大陸上建立了「運動」的團體。
盧嘉勒將全世界女核心的分支交托給施婉娜,而她致力承擔起這項重任。1964年,她開辦了第一屆培育學校,賦予它完全屬於天主及完全向世界開放的靈修印記。
從1972至1990年,施婉娜以全新的熱忱照顧青年運動(新青)。之後的幾年中,她和祖利奧(Giulio Marchesi)共同承擔起「運動」內部通訊方面的職責。那時候,「運動」已開展到世界各地。
她對天主的奉獻反映出那份如同『初戀』的新鮮感,因為一個年方十五,既樸素又純潔的女孩遇見自己的至愛,從此不離不棄。她用一種完整的方式生活盧嘉勒從若望福音中為她挑選的一句話,作為她生活內容:「我是道路,真理和生命。」(若14:6)
從1990至2002年,她再次擔任照顧女核心成員的重任,由此而到訪許多中歐國家。就在這期間,施婉娜患上重疾。她立刻以特有的慷慨精神,向天主更新了自己的『願意』。
SilvanaVeronesi_032008年,盧嘉勒去世之後,她和其他共創普世博愛運動的成員們,通過與『盧嘉勒中心』的合作,繼續跟進和支持運動。
2015年6月,她舊病復發,病情告急。她離世前,一群年輕女孩探訪她,留下最美的回憶,她們代表全世界年輕人向施婉娜表示感謝。她和她們再次生活出和盧嘉勒的初次會面:「我們明白到,我們只能在世活一次。如果我們能活三次或四次,那麼我們就可以用許許多多的方式去度過,但因為我們只能活一次,所以值得我們好好地度過,為偉大的和有價值的事去生活,就是為天主而生活,我們已經選擇天主為我們生活的理想。」

 

照片欄目

評論的守則(500)

 

另外可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