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七日、八日,在馬爾他的首都瓦萊塔(Valletta)進行歐洲基督徒根源的討論,就在慶祝歐洲日的前夕,藉此開放論壇,就歐盟國家討論「朝向一個充滿希望、治癒與親切盛情的歐洲」。歐盟每年在主席國舉行論壇,目的是繼續推動由創始人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發起的促進對話之願景。第一天,於聖公會大教堂進行的藝術表演與名為「希望」的祈禱為論壇拉開序幕。接著從瓦萊特街遊行到天主教的聖若望主教座堂(St John’s Co-Cathedral),首先由希克盧納(C.J. Scicluna)總主教致詞,然後是傅瑪利發言。普世博愛運動會長提出一項建構在「治癒與和解」的反思議題。
這幾天紀念舒曼於1950年預感「民族共同體」的誕生,因而提出在煤炭與鋼鐵共同管理上的歷史性建議,化解不論在法國、德國及其他國家間的戰爭,並加入此協議。傅瑪利提出怎樣產生如此非凡又鼓舞人心的火花的可能性,使那最可怕的民族衝突歷經和解直到今日。另外,又是誰能啟發舒曼、阿登納(Adenauer)、加斯貝利(De Gasperi)和其他被視為歐洲開國元老的基督徒政治家。答案很明確,她說:「我們認為激發與建造這個理想的力量是來自天主。天主甚至用痛苦與恥辱的死亡方式來證明祂對人類的愛,其中包含了為全人類的痛苦,也包括那些暴力所形成的戰爭。」
至於一個來自深層和解所產生的文化,傅瑪利引用盧嘉勒的話:「每一個人都能在各行各業中有所貢獻,包括在科學、藝術、政治,甚至在傳播媒體的領域中,而以基督之名在合一內與他人一起合作,則會獲得最大的效益,使得耶穌降生為人的意義得以持續。我們可稱之為復活的文化,因而誕生並傳播四方。」但是,為了實現這一點,「我們基督徒被召叫走向一條圓滿有形的共融道路上,並意識到這樣,為歐洲的合一和更好地服務人類是至關重要的。」
最近這條道路已經看到了,如在瑞典的隆德(Lund),希臘的萊斯博斯島(Lesbo)及古巴等,都成為歷史進展的里程碑。傅瑪利總結:「在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歐洲境況中,需要有新的對話能力。對話可以建立在這世上所有主要宗教共同的金科玉律上。」這段話精準地重申了安全的馬爾他港口在地中海的重要性,期望這片藍墓之處會再次成為我們共同的海洋(Mare Nostrum),並讓歐洲、非洲及中東能找到一條和平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