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絲毫沒有考慮,馬上把在威尼托那份前途無可限量的工作辭掉,又告訴她的男朋友:「我不是為了另一個男人而離開你,而是為了天主。」
從此以後,齊思總把握所有的機會便跑到嘉佈遣廣場2號(第一個普世博愛運動中心,即盧嘉勒與初期同伴住的小房子)。齊思分享說:「我住在幾公里以外的地方,要走的都是上坡路。我早上五時起床,和盧嘉勒一起參與彌撒,做默想。盧嘉勒給我們講述福音的話語如火熱一般,令一切事情都添上意義。」
戰火連天,許多基本物資都短缺,齊思的家人在離特倫托大約15公里的地方擁有一個農場,那裏出產優質的水果和蔬菜,但怎樣運輸呢?但為了那些敲門要飯的窮人,她伸手攔停了路上唯一的交通工具——坦克車。有些根本不會理會她,但也有些卻看她可憐的樣子,便給她順風車。回程也一樣!總之,她載滿兩大箱上智的照顧,即蔬菜與水果。
戰爭結束後,齊思與珍妮達請求媽媽加入普世博愛運動中心的行列,姊姊獲准,妹妹則不可。齊思沒有擺休,她利用所有的空閒時間去嘉佈遣廣場,直到實現了她夢寐以求的,加入了普世博愛運動中心的生活。左丹尼(Foco)來到特倫托,多次拜訪盧嘉勒,並對普世博愛運動團體加深瞭解。他是當時的國會議員,很有威望。1949年12月6日,左丹尼到訪特倫托,知道齊思的困難後,便想出妙計,聘請齊思到羅馬做他的秘書。由於左丹尼的聲望,齊思的媽媽就讓她到了羅馬,順理成章,齊思就加入了羅馬首都的第一個普世博愛運動中心。

嘉碧·法拉卡娜(Gabri Fallacara)她回憶道:「她從早上七時就開始在她細小的辦公室打電話給所有她要聯繫的人,有時甚至會更早一些。她以積極主動,深具影響力及無微不至的愛搭建起一個愛的網絡。齊思完全信任我們每個人;她重視我們內的超性尊嚴,也就是我們按照福音合一精神的具體生活。她把我們提供最有利的條件,以便我們可以從內在的角度,更好地理解神恩對盧嘉勒和對我們日復日的要求。」
盧嘉勒去世後,齊思與「事業」中任何人見面的時候,都會好像盧嘉勒自己就在她面前一樣。他們發現面對齊思時,就好像沐浴在充滿愛、熱情和溫馨的湧泉裏。她問候的話語充滿了智慧與關愛。自7月中旬以來,由於病情每況愈下,她的臥室成了上天與地下的交匯點。2018年1月20日,齊思安息主懷。普世博愛運動會長傅瑪利在葬禮上表示:「齊思是如何直到最後都在付出她的全部,繼續使盧嘉勒至今仍然活在普世博愛運動中。她給我們上了偉大的一課,教曉了我們如何生活出本質,並且生活得徹底,要相信天主的計畫,並且要與每個人建立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