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主前沒有不能的事。」
(路 1:37)
我們要講述聖母領報的事蹟。天使加俾額爾去見納匝肋的瑪利亞,告知她天主在她身上的計劃:她將懷孕並生下一個嬰兒——耶穌,「他將是偉大的,並被稱為至高者的兒子。」[1] 這一情節與舊約中的其他事件一脈相承,在這些事件中那些不孕或年邁的婦女奇跡地生下孩子,並且她們的孩子將在救恩史上發揮重要作用。但在這裡,瑪利亞雖然願意完全自由地接受使命,成為默西亞母親,不過她卻詢問這事將如何實現,因為她只是個處女。天使加俾額爾向她保證,這不是人的工作:「聖神要臨於你,至高者的能力要庇蔭你。」[2] 他還說:「在天主前沒有不能的事。」[3]
「在天主前沒有不能的事。」
這保證意味著天主的任何宣告或應許都不會落空,因為在祂那裡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這句話也可以這樣來表達:藉著天主的力量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事實上,希臘文中「藉著天主,或接近天主,或與天主在一起」,在表達上的細微差别突出了天主與人十分親近的密切關係。對於人類來說,當他們與天主在一起並自由地皈依祂時,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在天主前沒有不能的事。」
我們怎樣才能將這句聖言付諸實踐呢?首先,我們要滿懷信心地相信,即使在我們的局限和軟弱中,即使是在生命最黑暗的時刻,天主依然能夠行事。
以下是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的一個經歷:他在被監禁直到接受死刑期間寫道:「我們必須一次又一次地沉浸在耶穌的生活、言語、行動、受難和死亡中,才能辨認出天主所應許和所實現的工程。肯定的是,……對我們來說,已經沒有不可能的事情了,因為對天主而言,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當然,我們不能奢望任何事,但我們可以祈求任何事;肯定的是,在苦難中隱含著我們的喜樂,在死亡中隱含著我們的生命……天主在基督內對這一切都說了『是』和『阿們』。這個『是』和『阿們』是我們立場的堅實基礎。」[4]
「在天主前沒有不能的事。」
當我們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及表面的「不可能」,好能令言行一致的生活成為「可能」時,在這個過程中,團體生活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這團體幅度就是靠門徒們彼此之間活出耶穌的新誡命,讓復活基督的力量臨在他們個人或團體中,並且得以發揮。1948年,盧嘉勒寫信給一群年輕的修會人士說:「向前邁進吧!這不是靠我們卑微軟弱的力量,而是藉著合一的大能。我親身體驗到天主在我們中間能實現不可能的奇跡!如果我們忠於自己的使命……,世界將看到合一,天國也將因而達致圓滿。」[5]
多年前,當我在非洲時,經常遇到一些願意以基督徒身份生活的年輕人。他們告訴我,為了忠信於信仰和福音的教導,他們在所處的環境中,每天都面臨著許多困難。我們促膝長談,最後總是得出同樣的結論:「單靠自己是不可能的,但我們一起就能做到。」耶穌自己也保證了這一點,祂應許說:「哪裡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字(即:在我的愛內)聚在一起,我就在他們中間。」[6] 與祂在一起,一切都是可能的。
本文由奧古斯托.帕羅迪.雷耶斯(Augusto Parody Reyes)和生活聖言小組撰寫
[1] 路1:32
[2] 路1:35
[3] 路1:37
[4] 潘霍華,《抵抗與投降》(米蘭奇尼塞洛巴爾薩莫(Cinisello Balsamo):聖保祿出版社,1988),第474頁。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1906-1945 年)是德國信義宗神學家和牧師,是抵抗納粹主義的主要人物。
[5] 盧嘉勒,《早期信件》(羅馬:新城出版社, 2010),第164 頁。
[6] 瑪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