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的普世博愛運動團體
由於難民潮,雅典的局勢變得嚴峻。一方面由於人道主義的原則,但另一方面卻可能斷絕巴爾幹半島各國的關係。基本的救援仍缺乏,但和衷共濟卻勢不可擋。
[全部資料]由於難民潮,雅典的局勢變得嚴峻。一方面由於人道主義的原則,但另一方面卻可能斷絕巴爾幹半島各國的關係。基本的救援仍缺乏,但和衷共濟卻勢不可擋。
[全部資料]1975年,黎巴嫩陷入一場耗時十六年的戰爭。正是處於這種戲劇性的背景下,盧嘉勒在那片土地上的普世博愛運動成員心中不斷播下和平的種子。以下是黎巴嫩(Lebanon)女核心娜蒂(Nadine)的分享。
[全部資料]25年前,那場殘殺前南斯拉夫人民的衝突已過去了。盧嘉勒始終通過和平的言語和態度與他們保持密切關係。
[全部資料]紀念盧嘉勒於1996年在巴黎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教育獎,暨悼念盧嘉勒去世八周年,在岡道福堡以音樂藝術的方式表達和平是文化交談的原動力。
[全部資料]不斷地違背停火協定,威脅著敘利亞的和平進程。以下是來自阿勒頗的核心巴斯卦·貝羅斯(Pascal Bedros)有關依照盧嘉勒2002年以善勝惡的邀請,致力於締造和平的一些感想。
[全部資料]位於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近郊的聖伊麗莎伯匈牙利帕拉塔諾斯(Santa Isabel de Hungría di Plátanos)堂區的團體與最需要幫助的人分享他們的天份和資源。
[全部資料]由安德肋·尼克亞·付安雅主教(mons. Andrew Nkea Fuanya)和榮休主教方濟·特克·黎星格(emerito mons. Francis Teke Lysinge)率領喀墨隆馬姆費(Mamfe)教區的代表團到訪普世博愛運動總中心,以答謝盧嘉勒。
[全部資料]他起初感到失落迷惘,但到達斯洛文尼亞後,以阿拉伯語Issa,即『耶穌』來與同胞打招呼,並盼望如同耶穌一樣對待他們。
[全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