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 Progetto Italia

沿革

「……到八極去!」
一點也不錯!特倫托,1944年基督君王瞻禮那天
,盧嘉勒和她初期的同伴在彌撒後走在一起,圍繞祭台,差不多沒有意識到她們對天主所祈求的是何等高超的境界。她們呼求天主也藉著她們以實現在禮儀中所聽到的一句話:
「你向我請求,我必將萬民賜你作為產業,我必將八極賜你做領地。」(詠2:8)
她們說:
「袮知道怎樣實現合一,我們就在這裡,假如袮願意,可以運用我們。」
合一的理想廣闊高深!因爲這就是耶穌向天父所祈求的:「願眾人合而為一。」(若17:21)故此其視野必然地遍及地極萬民。回顧運動伊始,如同牙牙學語之時,可以瞭解從那時起心靈早已有這樣的憧憬。當時沒有任何人可以想像到日後真的到達了所謂的『八極』,並且進展迅速。不是紙上談兵,更没有周詳的計畫,只是跟隨『那一位』標出的一條道路。1977年,盧嘉勒在佩斯卡拉(Pescara)第十九屆全國聖體大會上回顧運動的歷史時說:「運動按照天主不時地揭示的特定計畫而發展,往往是我們無法預知的。」在那個場合上,盧嘉勒又強調:「……猶如一根筆,不知道該寫些什麼;畫筆也不知道該畫些什麼;雕刀也不懂要雕刻什麼。同樣,天主利用祂的一位受造物,在教會內興起祂的某項工程,那位受造物不懂該做些什麼,他只是一個工具。一切在特倫托開始之際,我並沒有任何的計畫,對未來一無所知。事業的意念是在天主內,屬於天上的計畫。從一開始,及至這三十四年來運動的發展都是這樣發生的。」我們可以補充說,如此,一年復一年,直到今天。
很明顯,初期的那組女青年的使命不會局限於特倫托地區狹小的省會,剛開始幾個月,團體的人數已經達到500人,來自不同年齡和社會階層的人士都生活合一的理想,很快已跨越地區的邊界。事實上,二戰結束後,初期的女核心成員由於學業和工作的緣故,遷居意大利某些城市。有不少人渴望認識這個理想,並邀請她們與許多人分享她們的生活經驗。
第一個发展階段是在羅馬。1948年,盧嘉勒本人已到羅馬,其後理想逐步到達佛羅倫薩、米蘭、鍚拉庫薩……等城市。
1956年,合一理想開始在歐洲展開。1958年到達南美洲;1961年到達北美洲。1963年傳到非洲;1966年來到亞洲;1967年到達澳洲。
目前,普世博愛運動已遍及182個國家,大約有兩百萬的附屬成員和支持者,大部份是天主教徒,但也有隸屬於350個基督教派與教會團體的信友和許多屬於不同宗教的信徒,例如:猶太教、回教、佛教、印度教、鍚克教……等,甚至沒有任何特定信仰的人士。
普世博愛運動的核心是由不同分支共超過十四萬位倡導者組成。以上就是一個由福音而誕生的民族的簡短歷史。
2000年,盧嘉勒這樣寫:「那天(基督君王節)我們以信德祈求,如今運動確實已到達『八極』,在這個『新民族』内代表了全世界的各個民族。」

[全部資料]

盧嘉勒的生平

盧嘉勒本名席維亞(Silvia),1943年12月7日,當時她還是一位年輕教師,她根本沒法想像,幾十年後,全球許多政界與宗教人物竟對她的為人和她展開的靈修團體表示賞識與器重。盧嘉勒也不知道在她88年的生命中將會遇到什麽和將是怎樣渡過的。她更無法想像數百萬的人將會跟隨她。盧嘉勒哪裡能想到她和她的同伴把自己的理想傳遍182個國家。她豈能想像甚至在教會的共融上翻開新的一頁,更在大公合一交談上開闢新途徑。盧嘉勒怎可以想到,在她這個大家庭中,將會接受其他宗教的信友和沒有任何宗教信念的人士。其實,她從來就沒有什麼意念要成立一個運動!
盧嘉勒(當時仍然叫席維亞)僅僅憑著年輕人的一股熱情,深深愛慕她的天主,並與天主締結神聖的盟誓,所以1943年12月7日,獲得神師的批准,她向天主宣發貞潔願,並以三朵康乃馨表達慶祝許配給天主。她已經心滿意足!盧嘉勒怎可以想像各個年齡、社會階層和不同背景的人士在她人生的路上圍繞著她,並簡單地喊出她的名字『盧嘉勒』(這名字來自她仰慕亞西西聖女嘉蘭)。
盧 嘉勒如何能想到,自己在家鄉特倫托的小城所獲得奧秘的靈感能帶來一種合一的文化,並適合多元化、多種族、多宗教的社會。盧嘉勒對時代的演進先知先覺。她既 是一位女性,又是平信徒,她在教會內提出的建議和開拓的新領域,其後在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中被採納。在全球化的社會裏還沒有人談論拉近文化的距離之際, 盧嘉勒卻懂得給人們指示普世手足情誼的道路。她尊重生命,並尋找痛苦的意義。她更標出一條任何人在信仰上和在社會上都可以成聖的道路,而並非某些人的專 利。
1977年,盧嘉勒在意大利皮斯卡拉(Pescara) 所舉行的聖體大會上發言,她這樣說:「一根筆,不知該寫些什麼;畫筆也不懂得將要畫出什麼圖案;刀哪裡知道要雕刻些什麼來?當天主選擇一位受造物,在教會 內展開祂的工程,祂所選擇的那個人卻懵然不知該做些什麼。他只是一個工具!我想這就是我的情況。」盧嘉勒又說:「(運動)所帶來豐盛的成果和迅速的傳遍, 遠遠超過人的力量和才智。雖然有不少的十字架、痛苦,但也帶來豐碩的成果,果實纍纍。天主的工具一般總具備一個特質,既卑微又軟弱……, 天主移動手中的工具之際,以千千萬萬的痛苦與喜樂的策略來陶成它,使之愈發成爲得心應手的工具,完成它的使命。直至工具能夠深切地意識到自己的渺小;和某 種程度上對天主有所領悟,這個工具才可以勝任地說:我是虛無的,天主是萬有的。在特倫托開始了這個歷程之際,我腦海中沒有任何的計畫,一點也不知道。運動 的理念是來自天主,是屬於上天的計畫。」
普世博愛運動(Movimento dei focolari)由盧嘉勒創辦。1920年1月22日,盧嘉勒生於特倫托,2008年3月14日卒於意大利羅卡帕普世博愛運動總中心,她團體的子女圍繞著她!
2008年3月14日凌晨兩點,盧嘉勒與世長辭。這個消息馬上傳遍世界各地,運動大家庭的成員都為合一而祈求。
翌日,成千上萬的人紛紛到她遺體前敬禮,既有政治、宗教的人物,也有普通的工人,絡繹不絕。盧嘉勒的葬禮假羅馬城外聖保祿大殿舉行,但卻難以容納蒞臨參禮的人士(四萬人)。
本篤十六世在唁聞上表揚盧嘉勒,其中指出:「她在信德上是英勇無畏的女性;更是望德與和平的溫順使者。」國務卿主持盧嘉勒的葬禮彌撒,其他9位樞機、超過40位主教和幾百位神父與他共祭。
2015年1月27日,正式為盧嘉勒開始冊封的程序,不斷迴響着她的話:「我渴望瑪利亞事業在世界末日之際,能夠團結一致,在期待與被捨棄卻復活的耶穌面前,可以重複對祂說:『那天,我的天主,我要到袮跟前,我最瘋狂的夢想是雙臂環抱世界,給袮呈上!』父啊!願眾人合而為一!」
 

[全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