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爾佐爾祖.哥朗尼提(Piergiorgio Colonnetti)離我們而去
皮爾佐爾祖發病不久,在7月17日,便撒手塵寰,離我們而去。2007年,他成為普世博愛運動總中心諮議會的成員,肩負起與天主教會新興團體和運動對談的協同工作。7月18日下午三時,在羅卡帕舉行葬禮。
[全部資料]皮爾佐爾祖發病不久,在7月17日,便撒手塵寰,離我們而去。2007年,他成為普世博愛運動總中心諮議會的成員,肩負起與天主教會新興團體和運動對談的協同工作。7月18日下午三時,在羅卡帕舉行葬禮。
[全部資料]預計將有兩百萬青年參加2013年度節目緊湊的世界青年日,也是教宗方濟各首次在這樣盛大的聚會中與他們見面。
[全部資料]七月份的生活聖言激勵大家集中去愛近人。方濟各修會修士塔茲斯奧.岑提斯(Tarcisio Centis)的經驗和生平的不同階段。
[全部資料]從衝突升溫的國家給全球普世博愛運動成員來電,細述感人的事情。人人都為他們積極祈禱,並提供具體的幫助。
[全部資料]5月22日至25日,藉着合一神恩的光照,32位主教在南韓首爾加深明白「教會──共融」的事實。
[全部資料]自6月13日起,意大利年輕的真福白嘉勒的網站有新意,讓我們一起看看!
[全部資料]我們為您刊登神學家皮爾魯.高達(Piero Coda)講述15年前,即1998年,盧嘉勒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與不同組織猶太教徒之間那次的聚會。以下是皮爾魯的記述:
[全部資料]渊源:
梵二之後,司鐸聖召陷入一段危機重重的階段。盧嘉勒感到有必要在各地推動那些已與普世博愛運動接觸的修生。1968年復活節,70位修生首次在羅馬羅卡帕瑪利亞之城中心見面。盧嘉勒確定說:「必定是一個非常獨特的聚會,上主將會激發起一隊具備合一精神的修生,不僅僅能夠挽救他們聖召的危機,更可以在修院培育的時間散播合一的精神,吸引其他的青年。」
於是在運動中形成了新的一群人,就是具有司鐸聖召的青年,稱之為『新青修生』。
隨後,普世博愛運動孕育的共融靈修令司鐸的數目不斷上升。
新青修生懂得與他們的神師建立合一,也全面投入修院的生活。他們發覺合一的理想是一個決定性的關鍵,有助於他們在聖召道路上找到喜樂與衝勁。他們在運動內又能夠與各類聖召的人建立共融,從而令他們更深入明白到他們在共融教會內自己的位置。合一的靈修特別幫助他們,以天主為他們生命中最根本的選擇,更要先於自己司鐸的職務。另外,他們積極地落實天主的聖言,有助於他們所宣講的具有可信的憑證。他們貫徹一生,以被釘和被捨棄耶穌作為司鐸的榜樣,盡可能在修院和他們教區內建造合一,並透過福音所包含的愛的藝術,向人人開放。
1994年12月29日,若望保祿二世接見新青修生時,對他們這樣說:「你們在岡道夫堡真的一件好事,因為『火爐』(即普世博愛運動中心)道出一種既簡樸又深邃的意義。就是團團圍爐的一起感。為此,修生的聖召不屬於一種獨善其身的聖召,而是被召叫一起生活,為他人而活,建立起更廣泛的大家庭。我認為普世博愛運動的靈修精神為你們的聖召作了最好的準備。」
第三代新青修生運動
被這種生活方面所吸引的,還有大小修院的修生和願意渡司鐸生活的其他青年,他們在聖召的道路上找到光照。於是在1980年,新青修生運動誕生了,也算是司鐸運動的第三代。
舉措
新青修生運動發動許許多多的舉措,以鼓勵新青修生在修院形成一種又具共融,又富家庭氣氛的生活方式。他們在各自的地方組成小組,一起分享實踐福音的經驗。包括地區的聚會、工作的範疇、一起渡假、參加進修課程等。在國際層面上,他們又定期舉行國際性會議,修生之間互相傳遞消息和經驗分享,於是就創辦了一本有關教會生活的『新青修生』期刊,舊有的期刊都可以上網查閱。
聯絡方法:
新青修生中心
意大利羅馬
鐵岩Via della Pedica, 28
郵編:00046
電話:+39-06-94315553
傳真:+39-06-94315917
電子郵址:gens@focola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