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交談成為人類大家庭的文化
高嘉蘭和岑浩思亞洲和大洋洲之旅滙報: 韓國—日本—斐濟島—澳洲—印尼.
2023年4月12日至4月25日 第一站—韓國
假如由羅馬啟程,往東飛行12小時便到達亞洲大陸最東邊的半島,就是韓國,又稱高麗或朝鮮,意即旭日初升。很可惜韓國是全球其中一個國家分裂為南和北。南韓(Corea del Sud)的人口約四千八百萬,其中四分之一,即一千八百萬集中在首都首爾(舊稱漢城)。1960年代,普世博愛運動已到達首都。1969年開設首個普世博愛運動中心。運動的精神很快便傳遍整個半島,深入每個年齡、階層與背景。目前在首爾有五個普世博愛運動中心,大邱(Daegu)兩個,培育與聚會的瑪利亞之城(Centro di incontri e formazione)則設於京畿道(Kyeonggido)。
我們為您報導某些重點,從中令您能概括地瞭解普世博愛運動在南韓目前的情況。
各大宗教交談(Dialogo interreligioso)——南韓是一個典型具有深厚文化的國家,與各大傳統宗教相結合,如佛教、儒家思想,當地的基督徒人數可觀。我們為您報導最近的一件盛事。去年十月,南韓主教團各大宗教交談委員會(CBCK http://english.cbck.or.kr/)成員之一,也是普世博愛運動女核心成員韓宓淑(Corin)陪同南韓佛教曹溪宗(Jogye Order)總務院長慈乘法師(Ja Seung)和孔教協會主席崔健德博士(il dott. GunDuk Choi)去年十月一起到意大利亞西西積極參與和平祈禱日。隨後孔教主席與他的同工又參觀普世博愛運動第一座國際福音小城盧比亞諾(Loppiano)和羅馬的普世博愛運動總部,他這樣表示:「我祝願您們的夢想:願眾人合而為一能成為事實!」
社會性的舉措——『快樂之村』活動每月舉行一次。自8年前開始,旨在幫助;來自北韓的外地勞工難民(目前已超過兩萬人),和許多其他有需要的人士。援助計畫包括醫療服務、糧食和衣服、理髮、韓語課程等。參與計畫的志願成員表示:「起初他們不信任我們,但目前他們已感到被愛,逐步打開他們的心,他們甚至也拿出食品來與他人一起共享。」
Mppu),自2008年起,每個月定期舉行『合一政治座談會』。他們是一群獲國會公認的政治研究小組。他們又展開『社會座談會』的活動,公開邀請記者、律師、政府公務員、醫生、經濟學者參與討論。每兩個月在國會內舉行一次,參加人數大約30位。由『政界合一運動』所推行的舉措中包括2010年的『淨化語調』(la campagna per la ‘purificazione del linguaggio’ nel 2010)運動。不同大學的百多位新聞系的學生進行監測,收集政治家和國會議員在政治會議上;接受訪問和發表演說的過程中所採用的詞藻。這樣的監測激勵政治家審慎採用言詞,最後這個舉措更獲獎。『政界合一運動』也為青年的政治家和有興趣的學生開辦兩個培訓班,每個課程十節課,一共有58位學員參加。
共
融經濟——1991年,在盧嘉勒的靈感下衍生了共融經濟( l’Edc)。南韓人民對此深表興趣,不僅是企業家,更有許多經濟的學者,研究人員與教授。目前南韓的八家公司參與共融經濟計畫。另外,還有四家公司十分感興趣,有意加入成為積極活躍的一員。23位南韓人出席在巴西舉行紀念共融經濟計畫成立20周年的國際性會議。一個直接的成果就是把羅娜·戈爾德(Lorna Gold)撰寫的《新的金融視野——共融經濟的崛起》的一文翻譯成韓語。
傅瑪利的探訪——2010年1月,普世博愛運動的會長傅瑪利與協同會長方樂德訪問南韓(visita della presidente),來自全國1700位成員聚首一堂,利用兩天的時間加深彼此的瞭解,匯報消息,深入認識合一的靈修,充滿著節日的歡樂氣氛。另外,會長與協同會長又跟不同的主教會晤,又到國會與『政界合一運動』的某些政治家見面。
南韓的普世博愛運動團體互勉每天致力實現1982年盧嘉勒(Chiara Lubich)到訪南韓留下的祝願,她鼓勵該國的成員要成為整個亞洲的『真正火車頭』。
高嘉蘭和岑浩思亞洲和大洋洲之旅滙報: 韓國—日本—斐濟島—澳洲—印尼.
2023年4月12日至4月25日 第一站—韓國
Leaving behind everything for a year, to grow together as a family was the brave decision of ten families from many countries of the world, who return home completely transformed by the Gospel.
[全部資料]採用共融經濟理念的南韓聖心堂麵包店,今天成了363個餐飲的供應商。60年前只是從兩袋麵粉開始蒸包子。
[全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