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博愛運動猶如一個民族,有它本身的歷史、計劃、架構和組成部份。運動的核心正如人體裡心臟的功能,是整個身體的中樞器官。

普世博愛運動的核心就是使運動誕生的男女核心成員。運動的創辦人盧嘉勒在不同場合上界定核心成員為『愛主愛人的火焰的守護者』。男女核心成員過著團體生活,分別居住在普世博愛運動的男中心和女中心。他們捨棄「父親、母親、子女與田地……」去跟隨天主,並完全委身於運動,隨時願意到世界各地運動有需要的地方去服務。普世博愛運動中心的核心成員中也包括已婚成員,按他們身份情況的可能性,他們被召叫完全奉獻給天主,與守貞的成員享有平等的尊嚴,卻保留他們身份與應有的義務和職責。

在一個完全是平信徒性質的運動中,不可能缺乏那些反映這個特色的聖召。那些過奉獻生活的男女核心成員也具有平信徒的身份,他們在社會上工作,在世俗的環境中生活。此外,男女志願成員就是那些被召叫邁向聖德的男女,他們致力按福音的精神以自己的生活見證,來振作與革新社會的架構,包括家庭、工作、政治等範疇。

普世博愛運動積極活躍的一群就是新青,他們是以福音革新生活的青年,也包括青少年和兒童。盧嘉勒從不猶豫全面地把合一理想交托給他們,鼓勵他們作出徹底的回應。

運動在特倫托一開始,就有不同修會的會士與修女參與,既有過默觀生活的;也是那些在世俗傳教的。這些源自不同神恩的修會有歷史悠久的也有新近成立的,他們接受和吸收合一靈修的精神,進而對自己的會祖有一份全新的發現,因而在各自隸屬的團體内成為合一的工具,並往往帶來革新的精神。

同樣,教區神父執事修生們從普世博愛運動的靈修中汲取精華,他們以不同的方式推廣合一靈修。盧嘉勒稱他們為那些爲人人服務的人,並以福音中耶穌為門徒洗腳的事跡作爲他們鐸職的榜樣。

1977年,某些主教們也被共融的靈修所吸引,他們展開了新的靈修歷程,致力與教宗和在彼此之間及與其他主教們一起實現『普世主教集體性的實效和增進感情』。這也是梵二的祝願和歷任教宗的勸諭。

生活見證

美國:Caitlin的經驗

美國:Caitlin的經驗

十六歲美國籍的Caitlin分享她患病期間如何克服恐懼,反而從中獲得靈光。
美國德薩斯州十六歲的Caitlin的病苦經驗。Caitlin Rowley (英語):我16歲那年,診斷患有克隆氏病,克隆氏病的症狀是腸發炎和如同『憤怒』一樣。我很難接受這個事實,但我不知道之後還有更大的打擊。
幾個月後發生了嚴重的併發症,結果我入院幾個月,接受深切治療。我身體很虛弱,也感到很痛苦,但是我明白天主在我身上有一個計劃,無論如何困難,我會將自己託付給祂。
我決定從這個經驗落實我所得到的力量與光照。我喜歡說,我們的態度可以化腐朽為神奇。我發覺到,如果我讓天主的光與愛流通,別人便可以從而得到力量,尤其是我的家人。我看到家人也覺得痛苦,所以我要為他們而生活。儘管我受苦,也要成為他們一根強力的支柱。
正如所發生的,天主的愛日益增強,甚至擴散到醫院的員工。護士和醫生都選擇來跟我一起,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有義務要這樣做。我在門上貼了一些聖經的章節,還有一些我喜歡的句子。我盡量將病房變成一個溫馨的地方。儘管在痛苦和折磨的時刻,也讓人在那裡可以感受到耶穌的臨在。
我想起很多正面的事情,現在我的信德更堅強,家庭更和諧,而我對生命的看法也真的改變了。雖然很難說明,但我真的因為這份痛苦而感恩,感恩在我身上發生的事情。我知道這只是這個經驗的開始階段……天主在這件事上有一個計劃。

[全部資料]

文章

盧嘉勒:如何締造和平

盧嘉勒:如何締造和平

在倒數2017年度合一世界周之際,我們為您刊登盧嘉勒於2002年5月26日,在意大利鬥獸場,向來自不同信念和文化的92個國家的無數青少年,提出和平的建議。

[全部資料]

遇上痛苦

遇上痛苦

德國阿森(Aachen)教區已故主教韓民立(1929-1994 )提出「四個步驟」,在每份痛苦中去認清和接納耶穌在被捨棄當中的容貌。

[全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