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保加利亞的長途汽車:日常生活中接待近人的故事
我們講述剛去世的伊撒貝拉·巴貝達(Isabella Barbetta)的經驗。故事的主人翁包括她與她的丈夫福斯托(Fausto)和一對原籍保加利亞的夫婦。這個故事發生在社會上正值大肆吹噓接待『陌生人』的時刻,然而這樣的做法往往仍然被視為是一種禁忌。以下是伊撒貝拉的分享:
[全部資料]天主的男女志願者
天主的志願者是普世博愛運動一個分支,成員包括社會各行各業與不同範疇上的男女,所謂志願正表示他們自由地選擇徹底追隨天主,在日常生活上落實福音的合一靈修。
運動的伊始,已有一股力量推動盧嘉勒走向人群,她回想初期的日子確認:「我認為,當年我們所體驗到耶穌臨在我們中間的經驗,如同祂在增餅以解決當時特倫托的社會問題,猶如第一粒種子,彰顯志願成員的使命。」
種子日漸成長茁壯,1956年,由於匈牙利緊迫的慘況,教宗庇護十二世作出悲痛的呼籲:「天主,天主,天主……。」他希望在廣場、家居和工作車間……『重新迴響天主的聖名』。
盧嘉勒對這個呼籲作出回應,似乎使之繞樑廻蕩,並確認說:「世界正需要切實的基督門徒!這些門徒寬宏豁達地自願跟隨耶穌。由於愛是自由的,於是誕生一團志願的部隊,……要建立一個見證天主名號的社會。」
即時回應盧嘉勒的成員中,有的是文員、醫生、護士、工人、政客、教師、企業家等,都願意成為『天主的志願者』。這是一種典型平信徒的召叫,因為他們感到「這種特別的聖召是要把天主的精神滲透到人性的事實中。」隨著普世博愛運動逐步遍及五大洲,這樣的生活吸引許多人致力在這條成聖的道路上行走。
60年代後期,從這些志願成員的生活與行為中形成許多社會性的事業與行動,於是盧嘉勒給他們交托新人類運動,即表達普世博愛運動社會性的部份。


目前,男女志願成員約兩萬,準志願成員成員約四千,包括天主教徒、不同基督宗派的信徒和其他宗教的信友。

我們講述剛去世的伊撒貝拉·巴貝達(Isabella Barbetta)的經驗。故事的主人翁包括她與她的丈夫福斯托(Fausto)和一對原籍保加利亞的夫婦。這個故事發生在社會上正值大肆吹噓接待『陌生人』的時刻,然而這樣的做法往往仍然被視為是一種禁忌。以下是伊撒貝拉的分享:
[全部資料]
聖地合一理想的先鋒(生於1929年4月27日,卒於2015年2月4日)
[全部資料]
普世博愛運動會長傅瑪利在男女志願成員全體大會結束前,向他們確切地說:天主的志願成員是「一種具體和成熟的聖召,懂得給世界帶來真理與希望;光明與安穩。」
[全部資料]
「一切都會過去,唯獨愛永存!」 (生於1937年,卒於1997年8月24日)
[全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