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荷蘭金禧!

 
荷蘭普世博愛運動成立金禧慶典!

在『聖母冠冕』福音小城(cittadella Marienkroon)的草坪上預先搭建的禮堂人頭湧湧,只見八百人中有男女老幼、丹麥人、芬蘭人、冰島人、瑞典人、挪威人,甚至從老遠地方而來,與傅瑪利和方樂德慶祝普世博愛運動傳到荷蘭金禧紀念。

很自然會提出以下的問題:為什麼總是運作自如?在年齡、種族、信念如此各異下,為何可以觸摸到大家以弟兄相待的喜樂?臺上的青年是荷蘭人,卻有能力令那些不懂這個語言的人投入,因為不是靠語言,而是笑容。也許關鍵是歌曲道出生活,具體的愛。唯獨先成為朋友,才可對照不同的文化風俗。也許是由於盧嘉勒(Chiara Lubich)教導的,不要在困難與誤解前卻步,反而要勇往直前,總是要重新開始。每天以全新的眼光彼此相待。

三個喇叭、一個小提琴、兩支笛子、一個鼓和一座鋼琴就組成一個樂隊,幫助大家回顧一段仍然進行著的經歷,包括1961年核心成員到達荷蘭;1976年四千位青年參加的新青節;1982年盧嘉勒探訪荷蘭;80年代在哥本哈根、斯德哥爾摩、奧斯陸分別開設普世博愛運動中心。1989年運動剛到達冰島;2010年波蘭的普世博愛運動家庭來到荷蘭;福音小城新的瑪利亞之城中心開幕。

每個國家的介紹都具創意、想像力豐富。瑞典的大公合一民族生活的那麼美好,每個聚會似乎都很難發覺人們是來自不同的教派。大家又靜默一刻以悼念7月22日慘劇的死者,非常感人!地大的芬蘭以一連串歌曲來介紹。至於冰島具有多個民族的特色。最後是作東道主的荷蘭與所有活躍的小團體,都表達了大團結合一的時刻,尤其是在大公合一的禮儀上,在同一時間以七種語言誦念天主經。

荷蘭主教團負責大公合一運動的溫布斯特頓蒙席(Mons. Jan van Burgsteden)見證說:「五十年來,荷蘭普世博愛運動幫助人們去實踐福音的話,藉此得以成立,即使在世俗化的當前,卻給教會帶來一股推動力,有助於克服『走極化』。我也發覺普世博愛運動有能力營造『大公合一運動的心志』。我相信有一天我們會看到教會如曉明之星,因為所有聖言的實情都成為生活了。」

傅瑪利(Maria  Voce)回答不同的問題,以一概全!您在2011年最難忘的事情?她回答說:「在聖地!當我在聖墓前,感到被世間的罪惡所壓迫,如同耶穌所體驗到的。然而,隨後我在空的墓穴裡突然很肯定,耶穌已復活了,我們可以讓祂在世上臨在,親臨在我們中間。我們可以這樣做,真的有福氣!另一次發生在美國之行。面對這個地大脈搏,人口分佈各處的美國,我便想到核心成員寥寥數個,他們獨力可以做些什麼?只有兩千人來參加慶典,如同汪洋中的一滴水。然而,心中卻確定,我們不用管人數,數目不重要,最要緊的是讓耶穌在我們內成長,其他就會順應而來。」

方樂德總括說:「整天充滿著正式的慶祝時刻,但尤其是一個家庭慶典的日子,大家滿懷希望。我最難忘的算是你們多個民族與多元文化的特色,從中能綻放出生命來。每朵花兒都需要用愛、剛毅和勤勞來栽培,之後更需要你們各種的特質。其實最終花就是荷蘭的象徵。」

特約記者朱利奧·枚阿茲尼(Giulio Meazzini)

另外可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