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您刊登韓娜雅·勀撒爾(Hanaa Keisar)的經驗。她在2011年12月10日,為紀念盧嘉勒頒授加爾各塔德蘭姆姆獎的場合上分享出來。
在今年經歷一個既特別又意想不到的進程——專制政權倒臺。幾乎可以說我們首次體驗到希望與自由,但我們又同時經歷著不穩定、氣餒和經濟危機的微妙時期,前路迷惘。儘管在這種境況中,我們驚訝地意識到天主給我們一臂之力,透過隱蔽的電訊,維繫著真正手足情誼的關係。
我們從報章與電視上看到不同地區襲擊教堂的血腥事件,或在開羅最密集的解放廣場上以暴力鎮壓和平遊行的群眾。於是基督徒與回教徒攜手合作給大家提供盧嘉勒傳遞給我們合一理想的訊息,發起一個可以說很微小卻是合一標記的『歸屬感』的計畫。
我們發現許多埃及人沒有信心、冷漠與袖手旁觀。這個計畫旨在加強人們對自己國家的歸屬感,激勵人們去發現自己豐富的文化內涵,美化與琢磨那被忽略的角落與污點。於是,由埃及藝術家艾函·納桂比(Elham Naguib)提議在牆壁上繪畫,表達手足情誼、和平、和睦與公德的責任感。我們40位青年與成年人利用兩天的時間,在一個密集貧民地區的一所學校的牆壁上繪畫,主題是『我們有權利去夢想』。當時已是1月25日革命後的第8個月,即使計畫的一切都按規矩來進行,但翌日我們知道市政府下令把牆壁的圖案刪掉,沒有任何的理由。就如同一道火焰熄滅了。
但現在革命後,剛好在解放廣場再發生動盪的那幾天,竟然就是一個地區的負責人鼓勵我們在牆壁上繪畫。憑著人人都可以達到手足情誼的信念作武器,我們開始逐步邀請該地區的所有居民參與,包括兒童、青年與老人;律師與工人;回教徒與基督徒。
預算那道牆壁只有60米,在逐漸延伸的過程中,有路人也很感動,停下來與我們一起繪畫。他們高興可以為手足情誼與平等付出他們的一分力。不在乎牆壁的大小,即使也很重要,要緊的是我們見證了一同建設。一位先生表示:「你們的舉措是最能夠再次為我們的城市帶來生命力與美好的前景。」其中一位參選新國會的議員從解放廣場回來,以挑釁的口吻對我們說:「你們以為藉著這幅美麗的畫就可以改變埃及嗎?」當地的一位居民這樣回答他:「這是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改變埃及就從我們這裡開始。」
我
們嘗試開始去改變心態,正如我們其中另一個為未成年的青少年展開的計畫,幫助他們重獲失去的童年與尊嚴。我們已經看到他們從不羈與叛逆的態度中轉變過來,更懂得去愛與尊重那些與他們有別的人。他們全都是回教徒,但不用談論基督徒與回教徒之間應有的關係,大家都在實踐所謂的『金科玉律』(regola d’oro):「你想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別人。」
(埃及的韓娜雅·勀撒爾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