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智大學學院意大利籍的學生代表左爾嘉(Giorgia)向學院院長神學家皮爾魯·高達(Piero Coda)提問:「大學同樣正處於這些文化、經濟與社會的危機中,什麼推動您們開設這項計畫。上智大學學院(Sophia)有什麼嶄新之處?」這個問題正道出無數學生的心聲,以及對上智大學學院感興趣的青年和未來的新生,也包括在盧比亞諾(Loppiano)和透過互聯網在地球每一個角落與他們一起渡過3月1日上智大學學院首次開放日(IUS Open Day)的人。
有什麼新穎之處?正如校名一樣希望提供一種嚴謹地結合學術培育與來自上天的智慧,可理解為一種跨學科的視野,以基督信仰的啓示為根基,從中吸取智慧。這就是上智大學學院的使命和其新穎之處,旨在培育男女青年能夠重新發現人類的終向,正如院長皮爾魯·高達在一套直播視頻訪問(video intervista )中上所突出的。目前爲止,先後約有150位學員參加上智大學學院所提供的課程,30多位已經結業。高達教授又指出:「上智大學的經驗其實已在數年前的『暑期課程』已展開,目的是借助盧嘉勒(Chiara Lubich )合一神恩的光照去明白不同學科之間的關係,從而克服支離破碎的學問。目前上智大學學院已踏入第四個年頭,希望提供一種教育體制以克服學術培育面對目前世界上社會、政治與經濟的挑戰而出現的所謂『精神分裂症』。」
智大學學院副院長祖蒂芙·坡維魯斯(Judith Povilus);政治哲學系的講師安東尼奧·瑪利亞·巴佐(Antonio Maria Baggio);神學家亞歷山德羅·克萊枚茲亞(Alessandro Clemezia)和經濟學家若瑟·阿爾佐拉斯(Giuseppe Argiolas)分別介紹培育課程多項創新之處。從九月新學期開始,碩士課程將在四個專業範疇上做研究『合一文化的基礎與前景』,包括政治學、三位一體的本體論、經濟和管理學,最後一個是『合一的文化』,特別為那些來自任何一種專業的學生所提供,側重對建設新世界的開放態度和優先關注人際關係的層面。
隨後,某些來自五大洲不同國家的上智大學學生講話,例如泰國佛教徒慈心(Metta)分享在一個基督信仰的環境中學習的體驗:「為我而言,在這裡學習主要是一種手足情誼的關係,即使我們各異,這種關係卻是人人的共同語言,無論教師或學生。同樣在我的宗教上也有這個層面。」
另外,意大利籍選修體育的馬爾谷(Marco)是上智大學學院一年級的學生,他分享說:「關於我對未來的展望,我選擇來上智大學學院進修的目的並不光是要在專業上深造,而是渴求獲得這種培育,令我在文化與知識的視野上大開眼界,擴濶胸襟,將來能更有效地面對社會上的工作,目前就業狀況令人擔憂,爲此我需要採取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