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icial International Website普世博愛運動
Official International Website
    • 聯絡我們
    • 盧嘉勒
      • 盧嘉勒的生平
      • 合一的靈修
      • 神恩的體現
    • 普世博愛運動
      • 沿革
      • 行動規劃
      • 一個民族
      • 聖召與使命
      • 組織
    • 對談
      • 天主教會
      • 各基督宗派
      • 各大宗教
      • 無特定宗教信念的人士
      • 文化
    • 事業與活動
      • 藝術與演出
      • 福音小城
      • 參與社會性事務
      • 瑪利亞之城
      • 傳播媒介
      • 培育與學習
    • 新聞界專欄
      • Focus
      • Press releases
      • Dossier
      • Media Monitoring
      • 多媒體欄目
      • Contact Us
    你現在的位置: Home > 民族與國家 > 阿根廷:360度的對談

    阿根廷:360度的對談

     
    2012年4月9日
    阿根廷是一個新興的國家,自然和大力資源豐富,有賴於移民大量湧入。慶祝這個被受推崇,不斷擴散的合一靈修傳到這個國家50周年。

    阿根廷共和國(Argentina)的面積為2,800,000平方公里,氣候多樣,既有熱帶又有南極寒冷的天氣,位於安第斯山脈和大西洋海岸中間。有廣闊肥沃的大平原,因而有『世界糧食』的美譽。由於阿根廷具備不同的景觀於是令旅遊業發展蓬勃。

    由於阿根廷共和國歡迎無數的移民進入,所以得到高度的發展。人口為四千萬,多集中在大都市,人種複雜,主要是意大利和西班牙人。

    阿根廷的過去歷史能反映出目前一連串的衝突。布宜諾斯艾利斯中央政府與各省的發生衝突,乃由於1976至1983年之間最後一個獨裁政權造成三千萬人『失蹤』;另外1982年與英國在福克蘭群島的戰役上潰敗;還有百分之三十的人口仍然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水平。

    主要人口是天主教徒,也有其他基督宗派的基督徒,另外還有不同組別的回教徒和猶太教徒,少數其他宗教信友和沒有特定宗教信仰人士。

    在各式各樣的文化領域有不少世界著名人士,包括藝術、運動等方面。

    1998年,盧嘉勒(Chiara Lubich)曾到訪阿根廷,在那次場合的不同會議上她發現這個國家具豐富與多元的文化、信仰、社會和政治。她面對8000位普世博愛運動成員,給他們交托,說:「在此我建議來一個360度的對談,即是愛所有的人……。為能達成這種360度的對談,應該從哪裡開始?從愛的藝術第一個要點做起,這就是我给予的交托——愛所有人。」

    1957年透過一位曾在意大利白雲山上參加瑪利亞之城的神父,普世博愛運動已到達阿根廷,在聖瑪麗的卡塔瑪卡(Santa maria de Catamarca)誕生了第一個小團體(阿根廷東北部的原住居民)。這些土著保存著豐富的原始文化。

    1958年年底,李雅(Lia Brunet)、馬爾谷(Marco Tecilla)艾達·烏嘉露(Ada ungaro)從意大利來到南美洲,行程包括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和智利。1961年10月和1962年2月份分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成立了最初的普世博愛運動中心(focolari)。由李雅(Lia)和韋托里奧·薩比奧尼(Vittorio Sabbione)所培育的小團體日漸茁壯成長。

    為這個新興的民族來說,合一的靈修是一條嶄新的道路,並迅速地傳播,於是舉行瑪利亞之城的次數倍增。1963年更創立了阿根廷的新城出版社(“Ciudad Nueva”)。隨後幾年(1964年、1965年、1966年)盧嘉勒連續三年探訪阿根廷,為普世博愛運動在阿根廷的發展奠定至關重要的基礎。1966年,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附近的聖荷塞三拉巴斯(Jose C Paz)奠定瑪利亞之城中心的第一塊基石。

    1968年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奧哈根(O’Higgins)興建福音小城(目前名稱為李雅福音小城(Cittadella Lia)猶如是阿根廷和鄰近國家的明燈。很快小城成為普世博愛運動成員培育的中心,每個週末給成千上萬來參觀的人帶來啟迪。超過四千位來自全球的青年曾到小城居住一段時間體驗生活,他們把這種生活方式回到自己的地方,成為一種見證。

    1980年又開始社會性的研習班加深認識天主教會社會性的教導和在阿根廷的政治與社會各方面的落實。又鑒於與其他基督宗派的對談(dialogo fra le diverse chiese cristiane)又為普世博愛運動的成員成立了大公合一運動的培訓班。目前大部份的參加者都屬於大公合一運動委員會的成員。

    與教會內不同運動團體的對談為阿根廷教會帶來豐碩的成果。另外與各大宗教的信友對談(grandi religioni)包括猶太教、回教、印度教和其他等,都已建立起認識、友情與緊密合作的對談。2011年在李雅福音小城舉行了猶太教與基督信仰第四屆研討會。

    許多沒有特定宗教信仰人士(convinzioni non religiose)都生活普世博愛運動的精神,與他們一起推動許多的社會性舉措。

    於是,藉著普世博愛運動的架構和成員在社會的不同範疇上落實了盧嘉勒所建議的360度對談(dialogo)。

    1991年在阿根廷也誕生了共融經濟(l’Economia di Comunione),在奧哈根的福音小城成立了『和衷共濟』(Solidaridad)的企業區,目前共有56家企業和公司參加這項經濟計畫。

    2001年,阿根廷正面臨政治與經濟危機,於是誕生了『政界合一運動』(Movimento Politici per l’Unità),提倡不同的培育、反思和各種行動的舉措,又為青年成立分佈全國十二個地方的政治與社會對談的培訓班。由於推廣社會性的參與和培育下,在拉帕塔(La Plata)大學開設社會政治與手足情誼的通識教學,即源自(RUEF:Rete Universitaria per lo studio fraternita)學習手足情誼的大學聯網。

    阿根廷的普世博愛運動的內部成員逾七千人,42,000附屬成員,成千上萬的支持者。李雅福音小城共兩百位定居居民;設有新城出版社;三個培育的瑪利亞之城中心;多個在各大城市的普世博愛運動中心和分佈全國的小團體;推行社會性舉措和有關政治、社會、文化、教會不同範疇的活動。總之,許許多多的人在運動各式各樣的層面上與我們保持接觸。

    • Recommend on Facebook
    • Tweet about it
    • Tell a friend
    Share this on WhatsApp

    另外可以瀏覽

    麗雅計畫(Project Lia):重新規劃生活

    2018年7月24日
    麗雅計畫(Project Lia):重新規劃生活

    「麗雅計畫」始於美國的印弟安納州,昔日的目的是教導被監禁的婦女,如何將廢棄材料變成傢俱和居家用品。「計畫」通過這種做法來展開新的途徑,達致社會包容的目的,從而減少再犯的行為。

    [全部資料]

    接待是第一步

    2018年7月20日 1
    接待是第一步

    以下是來自阿根廷科爾多瓦(Cordoba)維多利亞(Victoria)和埃斯特萬(Esteban)的經歷。在過去的4年,他們和兩個兒子一起在聖馬科斯山脈(San Marcos Sierras)為兒童和青少年設立的收容中心服務。

    [全部資料]

    古列爾莫.庫爾蒂(Guglielmo Curti )

    2018年6月9日
    古列爾莫.庫爾蒂(Guglielmo Curti )

    擁有一顆永遠年輕的心(生於1934年2月17日,卒於2018年5月9日)

    [全部資料]
    專題管道
    經濟
    民族與國家
    靈修精神
    人物、體育、生態
    社會、藝術、演出
    文化、教育
    媒體與傳播
    政治與法律
    Tweets by @SIF_zh

    Focus

    • 日本——你們向所有人敞開心扉!
    • 韓國——交談成為人類大家庭的文化

    新聞界專欄

    • Focus
    • 新聞界專欄
    • 新聞界專欄
    • 新聞界專欄
    • 多媒體欄目
    • 國際中心

    網站服務

    • 網頁指南
    • 活动
    • 多媒體迴廊

    聯絡我們

    • 普世博愛運動
    • 聯絡
    • 编辑

    Linked sites

    • 比利时
    • 英國
    • 愛爾蘭
    • 日本
    • 西班
    • Mesoamerica
    • 荷蘭
    • 波兰
    • 塞爾維亞
    • 南美洲
    • 美國
    • 露明瑪利亞之城
    • Mariapolis Victoria – Africa
    • Mariapolis Lia – Argentina
    • 新家庭

    你現在的位置

    跟进

    • Diventa un fan
    • feed RSS
    • Tweet with me
    • Guarda i miei video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Periodico telematico del Movimento dei Focolari (P.A.F.O.M.) reg. Trib. Velletri decr. N. 11 dell’8 maggio 2006. Privacy Comments to webmaster. Questa opera è pubblicata sotto una /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s 2.5 Generic License.
    Web developed by Xcogito Graphic Design by Gabriele De Sanctis | Privacy Policy
    • RSSRSS
    • Become my Facebook friend
    • feed RSS
    • Tweet with me
    • Watch my videos
    本網站使用了小型文字檔案(cookies),包括第三方,給您提供最好的瀏覽體驗。 您可通過關閉這標題,同意我們的程序採用小型文字檔案(Cookie)。確定 关于cookies的信息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