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陽光普照,當日舉行『亞西西聖嘉勒與盧嘉勒兩種神恩的共融』會議,為慶祝聖嘉勒的皈依與奉獻給天主八個世紀的嘉勒年紀念活動加添姿彩,也證明聖女的吸引力仍然歷久常新,藉此更希望加深認識亞西西聖嘉勒與盧嘉勒兩種神恩的關係,更好說,加強兩種神恩之間的共融。
為此,大家都興緻勃勃參加圓桌會議,由亞西西市長克勞迪奧·利奇(Claudio Ricci)和亞西西主教多明尼克·索倫蒂諾(mons. Domenico Sorrentino)作導言。此外,多位講者從不同角度深入探討主題,如方濟各嘉佈遣會會士伯多祿·馬拉尼思神父教授(Il prof. P. Pietro Maranesi)熱切地與大家反思『聖方濟各與聖嘉勒同一神恩的兩面』。這個神恩所具有的先知性和革命性層面,本身就是對當代文化風俗的一份挑戰。另外,又突出聖方濟各的皈依帶出震撼性的新意,如『慈悲』與『分享』。從聖嘉勒的靈修歷程中發現其特性深具聖方濟各的『輪廓面貌』。她曾說:「……缺乏了那個『容貌』,我便沒有任何的『面貌』,在他身上我找到天主。」兩位聖人在中世紀的社會裡開拓了先知性的領域,帶領人們去發現近人乃到達天主的途徑。經過多個世紀後,盧嘉勒完成了同類型的工程。母佑會的阿麗珊德拉·史美莉莉修女(la prof. Sr. Alessandra Smerilli)就『神恩對歷史與社會的影響』為題發表的演説證明了這一點。她指出一個神恩的實情不僅僅是『白白得來』的『恩寵』,也是「一雙眼目,讓人雖然活在困苦中卻能從中發現美麗與偉大之處。」從而可歸納出神恩可以「成為人類前路的推土機,不斷使用小鏟子向前推動,進行研究,繼往開來。」此外,神恩也是顯揚女性的途徑,兩位嘉勒就是例證。亞西西的聖嘉勒獲得教會批准在會規上列出前所未有最高度的神貧。至於特倫托的盧嘉勒為教會帶來偉大的創新,將永遠由一位女性當會長,領導教會內這個龐大的運動,而當中包括不同類型的聖召。透過平信徒的具體建樹,純粹公民事務方面的成就(如共融經濟),都道出今天與往昔的神恩如同儲能飛輪,有助於建設一個更『富人情味與美麗』的社會。
事實上,美麗、美感都是神恩固有的效應。『亞西西聖嘉勒與盧嘉勒:兩個神恩的共融成爲光照的泉源』,這也是普世博愛運動的路濟亞·阿碧燕提教授 (Lucia Abignente)主講的題目,强调兩位嘉勒的神恩都有異曲同工與共融之處,成爲光照、重振忠信與合一的泉源,有待後人繼承這份神恩的遺產,從而在今天活現其精神。亞西西聖嘉勒的神恩為『最高度的神貧與神聖的合一』;盧嘉勒的神恩為『合一,並以對被捨棄耶穌獨有專一的愛為關鍵』。『與天主契合』是聖嘉勒的寫照,『天主子民集體成聖』是盧嘉勒的生活。兩人異曲同工,和諧共融,萬世流芳。盧嘉勒在經歷一段充滿光照的日子後,闡述教會猶如在時空中『延展的基督』。各異的神恩卻把全部福音的精神展現出來,恍如一個花園內長滿了各式各樣爭艷鬥麗的花朵。
明亮(Claritas)、使之明亮(clarificare)都是盧嘉勒創造出來的詞彙,鼓勵人人把來自靈性實情的亮光投放在現實的生活中。懷著這種信念進入第二個部份的節目,即以盧嘉勒命名通向聖方濟各大殿上教堂那條道路的小廣場。按圓桌會議的主持人單米高(Michele Zanzucchi)的看法,此舉寓意為『展開視野』。索倫蒂諾主教在祝聖盧嘉勒小廣場的致辭上祝賀說:「這個地點提醒大家每條道路都引導人們相遇,與所有人展開交談。」利奇市長則視「今天在聖方濟各修會的搖籃亞西西的基石上再傾注另一種神恩,即使經濟與社會正在衰退,卻體現出『一家親』的生活風格。」
會議最後一個環節是在枚塔史達斯奧劇院(Metastasio)演出卡魯·提德斯基(Carlo Tedeschi)編導的『天主的嘉勒』音樂舞臺劇,由一群青年以充滿活力的舞蹈、節奏和音樂演繹亞西西聖嘉勒的生平,他們懷著堅定的信念為嘉勒留給世人的訊息作見證。
韋托麗雅·戈邁思(Victoria Góm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