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icial International Website普世博愛運動
Official International Website
    • 聯絡我們
    • 盧嘉勒
      • 盧嘉勒的生平
      • 合一的靈修
      • 神恩的體現
    • 普世博愛運動
      • 沿革
      • 行動規劃
      • 一個民族
      • 聖召與使命
      • 組織
    • 對談
      • 天主教會
      • 各基督宗派
      • 各大宗教
      • 無特定宗教信念的人士
      • 文化
    • 事業與活動
      • 藝術與演出
      • 福音小城
      • 參與社會性事務
      • 瑪利亞之城
      • 傳播媒介
      • 培育與學習
    • 新聞界專欄
      • Focus
      • Press releases
      • Dossier
      • Media Monitoring
      • 多媒體欄目
      • Contact Us
    你現在的位置: Home > 靈修精神 > 苦難:一位為了我們受苦的天主

    苦難:一位為了我們受苦的天主

     
    2013年3月24日
    左丹尼認為要懂得接受痛苦,以之等同基督的苦楚。1954年,他在《弟兄》的著作上,重申在天主內找到每一種真理,那是唯獨不會消逝的。
    5

    若甘願地明白苦難的意義,就體味到基督對天主和對人類的愛。祂愛了我們,即化生了我們。在受苦中,祂體會到自己的人性;在愛我們中,祂體驗到自己的超性。那麼,因而把痛苦轉化為愛,人性總能得到聖化。一位受苦天主的奇聞,聽所未聽;從馬槽誕生,到漂泊一生,落地悲慘的收場……。

    既然我們希望獲得生命的恩賜,就得按基督所教導我們的道路跟隨祂,活現福音,接受痛苦,以之等同基督的苦楚,意味著去愛,並非一件樂事,除了努力艱苦地經營,也必須付出。這樣去愛才是基督愛了我們的那種愛。凡為求滿足自己而去愛,就等同考慮自己,愛自己。去愛受造物,不僅為了他們,也為了天主,正是為了自己。

    愛如同一份禮物,與犧牲息息相關。愛與痛苦也是互動相連。一個成為另一個的主要感應。若談及導向的動感,那就是由神性的恩賜來引導。

    人若要安排穩定的計劃,要考慮從早到晚情緒的變化。你的個性令你採取某種人生觀,按理性分析而改變處理的手法,或先看書,或後交談,對嗎?在你自己內,你的腦神經;你的生理變化等,都會引起不穩定的情況。可能你要工作,卻感到疲倦;或你需要睡覺,卻失眠。為此,你不能依靠自己的自然反應、文化和情感,因為它們都會有所改變。同樣,相信與不信任;光明與幽暗;平靜與憤怒。即使人性上,你有最基本的需求。你家人的性格也許與你截然不同,難道就封閉自己而生存?或是退一步開闊天空?你愁眉苦臉參加慶祝會;別人嘲笑你的信仰;誤會你犧牲的企圖;反覆無常;未能一致……。

    你離開家後,竟一敗塗地;你有餬口的金錢,卻不能使心靈平靜。朋友間的誤解與背信;你窮困就遠離你,你富有,就欺騙你。當你有需要,他們卻無力幫忙,袖手旁觀。

    你的生命就如此,朝憂暮慮,前路渺茫,時光流逝。

    唯獨在天主內,你才找到真理,那不變的真道。這真道不會因時過去。人事景物都過眼雲煙,轉眼即逝。但若有天主,不會令你驚訝,也不會動搖,卻與永生緊扣相連。世界的景象如浮雲,天主才是永恆不朽!

    節錄自左丹尼《弟兄》(新城出版社(意大利)2011年4月第三版)

    • Recommend on Facebook
    • Tweet about it
    • Tell a friend
    Share this on WhatsApp

    点击这里取消回复。

    評論的守則(500)

     

    Feedback

    1. Umberto
      2013年4月8日 at 15:20

      Che bello!

      回复
    2. Maria de Fátima Assunção da Silva Palmeira
      2013年3月31日 at 21:30

      Diante de tantas contradições que a vida nos proporciona, esta reflexão de Foco colocou-me diante do essencial da vida. Obrigada por tão grande dom, que tanto me ajudou!
      Maria de Fátima (Assunta)

      回复
    3. Didi
      2013年3月28日 at 17:39

      Gracias Foco!! Me hizo comprender algo nuevo desde la profundidad de mi ser: ¨la pasión…un Dios que sufre en nosotros ¨, por lo tanto el amor al otro que quizá cuesta pero que siempre trata de estar. Sin embargo del ^amor al prójimo como a uno mismo^ lo que mas me resulta difícil es ¨el amor a uno mismo´…y con estas palabras de Foco comprendí como nunca, QUE Puedo amar a Dios en mi.
      Gracias!!!!

      回复
    4. Monica
      2013年3月25日 at 16:40

      Grazie a Igino Giordani! Oggi la sua meditazione mi ha dato nuova forza, in un momento molto difficile della mia vita. Mi ha aiutato ad ancorarmi di più in Dio, come lui dice! E’ un cammino nella Settimana Santa per poi arrivare alla Pasqua, alla Risurrezione!
      Monica

      回复
    5. silla
      2013年3月25日 at 16:23

      Foco é sempre FOGO! Obrigada por esta reflexão tão profundamente atual.

      回复

    另外可以瀏覽

    「我們」就是教會

    2018年11月17日
    「我們」就是教會

    現今正是基督徒團體遭遇挑戰的時代。事實上,教宗一直在鼓勵天主教徒呼求瑪利亞和聖彌額爾總領天使的保佑。以此為背景,以下這篇深愛著教會的左丹尼的默想能夠讓我們停下來好好思考一番。

    [全部資料]

    天上與人間

    2018年9月15日
    天上與人間

    我們為讀者刊登左丹尼的一篇文章《瑪利亞聽到教會的讚歌》,讓您更明瞭瑪利亞懷抱愛子聖屍的奧秘。

    [全部資料]

    合一的盟約

    2018年7月14日
    合一的盟約

    普世博愛運動的成員紀念1949年7月16日為盧嘉勒與左丹尼訂立合一的盟約的日子,也是「運動」發展的基礎。自那天起,盧嘉勒獲得一份神秘的經驗,稱之為「1949天堂」。

    [全部資料]
    專題管道
    經濟
    民族與國家
    靈修精神
    人物、體育、生態
    社會、藝術、演出
    文化、教育
    媒體與傳播
    政治與法律
    Tweets by @SIF_zh

    Focus

    • 日本——你們向所有人敞開心扉!
    • 盧嘉勒:勇於面向新紀元

    新聞界專欄

    • Focus
    • 新聞界專欄
    • 新聞界專欄
    • 新聞界專欄
    • 多媒體欄目
    • 國際中心

    網站服務

    • 網頁指南
    • 活动
    • 多媒體迴廊

    聯絡我們

    • 普世博愛運動
    • 聯絡
    • 编辑

    Linked sites

    • 比利时
    • 英國
    • 愛爾蘭
    • 日本
    • 西班
    • Mesoamerica
    • 荷蘭
    • 波兰
    • 塞爾維亞
    • 南美洲
    • 美國
    • 露明瑪利亞之城
    • Mariapolis Victoria – Africa
    • Mariapolis Lia – Argentina
    • 新家庭

    你現在的位置

    跟进

    • Diventa un fan
    • feed RSS
    • Tweet with me
    • Guarda i miei video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Periodico telematico del Movimento dei Focolari (P.A.F.O.M.) reg. Trib. Velletri decr. N. 11 dell’8 maggio 2006. Privacy Comments to webmaster. Questa opera è pubblicata sotto una /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s 2.5 Generic License.
    Web developed by Xcogito Graphic Design by Gabriele De Sanctis | Privacy Policy
    • RSSRSS
    • Become my Facebook friend
    • feed RSS
    • Tweet with me
    • Watch my videos
    本網站使用了小型文字檔案(cookies),包括第三方,給您提供最好的瀏覽體驗。 您可通過關閉這標題,同意我們的程序採用小型文字檔案(Cookie)。確定 关于cookies的信息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