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8日五旬節前夕,在聖伯多祿廣場上,教宗坦言地回答!20萬來自教會不同組織的教友的四個問題是最感動的。他表示:「我很明白你們的疑難……,這是事實呢!」他的回答流暢,自然觸動每個人,全場鴉雀無聲,靜心聆聽。例如:怎樣有堅定的信德,與及怎樣克服個人的軟弱。教宗以自己的經驗來回答第一個問題。他講述:「感謝天主,讓我在一個既簡樸又實際的基督信仰家庭長大。尤其是我的祖母教導我信仰的道理。」他又說:「祖母告訴我們耶穌的故事,祂所講的道理。聖周五,又帶我們參加燭光遊行,直到基督的墓前,祖母叫我們跪下,並且說:現在死亡,但明天復活!我從祖母身上得知基督的信仰。」祂鼓勵我們不用害怕,「我們都知道自己軟弱,但祂是最堅強的。藉着上主,我們才肯定,與祂一起,我們的信仰才會增長……。」
我們要注視那些最重要的事情?什麼才是最重要?耶穌!假若我們的組織發展蓬勃,卻缺乏耶穌,就沒進步。」
怎樣活出一個貧窮的教會?為貧窮的人生活?我們面對社會道德淪亡的危機,怎樣為教會和社會貢獻呢?教宗回答:「我們生活福音就是我們可以付出最大的貢獻。教會並非是個政治組織,也不是個完善的機構;更不是一個非政府組織。如果教會成為一個非政府組織,就失去成為光與鹽的作用,只流於一個空洞的組織。」
教宗談到存在很多危險,並指出最大的莫過貪求效率和封閉自我。這種關閉會引起後遺症。為此,他說:「教會必須跳出自我,到主要的邊緣去。」當然,向外必會冒險,然而,他又說:「我寧願教會遇上無數風險,也不要一個封閉的病夫。你們要向外,你們外出吧!教宗勉勵教友遠離文化的碰撞與分裂,那種『文代的偏差』,反而要與耶穌和所有的兄弟姊妹活出與其他相遇的文化,從貧窮的人着手,要張開眼睛看看他們的需要;要動動指頭『去觸摸基督的血肉』,我們要肩負起貧窮人的痛苦。」
怎樣宣認信仰?「要宣講福音有兩個基本的德行,就是勇氣與忍耐。」教宗提到2011年巴基斯坦部長沙巴哈茲.巴哈提(Shabhaz Bhatti)弟兄遇害的見證。我們人人都被召叫走上殉道之路,有人為耶穌而捨牲,也有人當每天小小的殉道者。教宗指出:「一位基督徒應恆常以善制惡。」又說:「我們要令這些弟兄姊妹感到在這些境況中,我們深深與他們團結一致。」他最後說:「你們為這些弟兄姊妹天天祈禱。」
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前與教會不同運動和團體的負責人握手。普世博愛運動會長傅瑪利( Maria Voce )衷心感謝教宗,並向他保證普世博愛運動致力以「勇毅和喜樂的方式去見證基督信仰。」另外,傅瑪利坦言告訴教宗,他的訓話能夠滋潤心靈。尤其是與耶穌鍥而不捨的相遇和祈禱。教宗在種種的回應中,這樣強調:「基督徒的靈修層面包括祈禱;透過其他人那些在邊緣,在外面的人可以與耶穌相遇。不只用理性去考慮,策劃計謀方式,但卻不可忽略有風險。有必要看看耶穌,一切都會順理成章。」普世博愛運動會長刻意指出,不同團體的代表和運動的創辦人之間都有一份友誼和喜悅的氣氛。她說:「我相信教宗已感覺到這是教會喜悅的心!」至於協同會長方樂德卻突出教宗給予的指示,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愛耶穌和愛弟兄,並懂得向外看,他說:「教宗不把我們看作教會特別的一部份,而是普通的基督徒,所面向的就是基督信仰。」
可點擊收看轉播
Feedback
Ho accolto come un tesoro le parole preziose di Papa Francesco, che dice che il miglior contributo alla nostra attuale società è guardare a Gesù, seguirlo e incontrarlo nelle periferie esisteziali, tutto il resto è conseguenza.
Siamo fragili è vero, ma Lui è più forte. Col Signore siamo sicuri, la fede cresce col Signore in sinergia con lo Spirito, con coraggio e pazienza.Bellissimo e incoraggiante. Ci sto.
Parabenizo as palavras do papa Francisco. Todo cristão necessita ser testemunha vida dos valores de Cristo. Evangelize seus ambien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