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拿波里(Napoli)附近聖瑪利亞·卡普亞·維特肋(S. Maria Capua Vetere ))的格里巴迪劇院門外人山人海,都是來參加『盧嘉勒:對談的女性』的會議。剛晉升為卡普亞主教撒瓦托勒·維斯高蒙席(monsignor Salvatore Visco)致候時表示:「這樣的一個城市,視盧嘉勒為和平的象徵,又公認她富有深厚的信仰。經過10年後在政治行政上標誌著不同的改變,積累傳統。」
另外,普世博愛運動會長傅瑪利向當地的一群青年也表示:「從你們的城市開始,可以改變世界,因為你們當中許多人都以具體行動,顯示出社會是可以改變的。」這些青年致力以實際行動抗衡非法行為及社會其他的傷痕,又重視環境保護,甘願以身作則為自己的城市承擔責任。
傅瑪利又確切地說明:「對談不是人與人之間,或宗教與宗教之間空泛抽象的交往,反而,對談是一種生活方式。對談也不是只舉行活動,而是一種生活的對談。要從關愛、慈悲和寬恕的能力中吸取力量,因為我們都是同一天主的子女,我們是兄弟姊妹。」
哲學家阿爾杜·馬索魯(Aldo Masullo)這樣界定對談:「對談是克服孤寂的失望,因為戰爭導致失望,反而,在信任中衍生和平,是實話的根源。」
意大利卡塞爾塔(Caserta)的聖馬塞連諾清真寺(Moschea di San Marcellino)回教教長納塞爾·熙竇里(Nasser Hidouri)見證生活時,這樣指出:「並不害怕差異」,又「不要因輕微的暴力所產生的問題而妥協」,要知道「今天我們找不到解決問題的答案,但我們的子孫可以找到。」
猶太教與基督信仰友好機構代表阿貝塔·樂雅·特敏(Alberta Levi Temin)已九十多歲,孩童時,在羅馬貧民區納粹黨搜捕時倖免於難。她認為人類:「猶如一個金字塔,各邊都可以成為底部。底部是由不同的宗教、民族與文化組成,但頂部卻是由天主來引領。為此,各自與頂部都有相同的距離。」
隨後,特別收容非洲撒哈拉以南移民的『法蘭迪斯中心』(Centro Fernandes)負責人安東尼奧·卡撒勒(Antonio Casale)又分享說:「努力給每一位移民重獲人性的尊嚴,比起給予牀鋪、膳食、藥物來得更重要。」
充斥着經濟與社會問題的地區竟聽到反黑社會的企業家安東尼奧·迪安納(Antonio Diana)說出正面的話,即使他的父親也遭黑手黨殺害。他說:「可以堂堂正正做生意,不貪污,不妥協。」甚至隨時準備付上性命。
利用一個晚上,以全方位的角度展示對談的成果,讓參加者都對未來抱有希望,但視乎目前每一位所作出的貢獻。, , , con una rappresentanza dell’
11月24日(周日),約兩千位成員來自坎帕尼亞(Campania)、普利亞(Puglia)、巴斯里卡(Basilicata)和一位阿巴尼亞(Albania)代表普世博愛運動團體齊集在拿波里。拿波里市長路易吉·德·馬基斯提斯(Luigi de Magistris)致開幕詞感謝各位的蒞臨。之後,各個領域的人士與會長傅瑪利和協同會長方樂德展開對談,話題包羅萬有:政治的參與和社會的責任;年輕時把握重要的時機作出抉擇;怎樣面對生活的困難和痛苦;年輕一代的培育工作;運動在服務人類的承擔與前景,一一都是為了實現『願眾人合而為一』而付出。
11月25日,傅瑪利在卡普亞,為聖羅柏圖·貝拉爾敏諾(San Roberto Bellarmino)專上學院開學禮上,向學生上了一節課主題是『被捨棄耶穌——神學的啟迪』。坎帕尼亞教區的幾個主教都有出席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