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3日,班吉的普世博愛運動中心的報導:
我們都急切注意到正打擊着中非共和國悲慘劇變的情況。在過去幾天,中非共和國首都班吉的某些地區已發生了衝突。反「巴拉卡」(Anti-Balaka)軍對抗「色肋卡」(Seleka)軍的戰鬥是可預計的,持續受影響的地區,或可以說已被佔領的地區不能單單撤軍。但確實,在首都的主要街道上已有法國軍隊把守,也証明周遭的情況有輕微的好轉。
最悲慘的是受害的民眾,直接受到這些衝突的侵害。
12月5日,反巴拉卡首先發動襲擊,人們被迫逃到較安全的地方,包括天主教、基督教教堂、修院、回教清真寺。城市的周邊、郊區和機場附近(已有法軍保護)。
這段時期,已開始了大屠殺,超過1000人遇難。基督徒反對回教徒,但其實他們被利用以達到經濟和政治的目的,卻令信友引起對良知的嚴重問題。假若你親眼看見至親在大屠殺中遇害,怎可以談得上寬恕?這是一種報仇雪恨的惡性循環,超過簡單的部署。
現在時候到了,不僅是不安全,已開始出現飢荒。
事實上,人們都已用完了少許的儲備,而商業賣買也間歇的經營,誰也不敢冒着生命危險貿貿然走動,去尋找物資供應,於是價格暴漲。
即使世界粮食計劃署和其他非政府組織分配物資,也不能提供龐大的需求,同時在分配期間出現種種威嚇、偷竊和襲擊。
班吉的普世博愛運動的團體雖細小但很活躍,有年輕的家庭、孩子……他們中許多人受到保護,得到棲身之所。總之,他們到不同地區和庇護中心幫忙,接待他們到自己較平靜地區的家中去。團體中的一家五口的現在已超過30人……。
艾蓮妮(Elaine)和馬斯(Max)在自己的地區召集了70多人,去幫助老人、孤獨的和生病的,或到危險的地區協助人們跑到庇護所。
他們的團體把自己擁有的放在一起共用。他們又做了一個點算,發現約有500個緊急的個案要即時處理,當中包括殘障的、老弱的、患病的、懷孕的婦女或年幼的孩子等,他們向其他不同的組織提交個案,請求協助。
普世博愛運動的其他成員則致力在難民營作出各式各樣的幫助,但特別是透過簡單的舉止和安慰,給其他人帶來希望。
困難都是不可勝數,卻令我們更自覺到,盧嘉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類似的境況中獲得合一的神恩,而給我們傳遞了,真是我們的福份,我們感到從中得到力量繼續往前。
在這段風火的歲月中,我們寄望你們的祈禱。我們祈求聖嬰耶穌給中非共和國帶來和平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