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颱風『海燕』或『尤蘭達』(風暴之鳥)所造成的悲慘畫面仍記憶猶新。2013年11月,這場颱風橫掃幾個太平洋國家,特別是菲律賓(Philippines),這是有記錄以來最強大的颶風之一。世界各國和組織立刻採取和衷共濟行動,援助災難受害者。
普世博愛運動團體,特別是在菲律賓周圍國家的團體,也慷慨貢獻。其中一個例子來自這個龐大的群島:印尼(Indonesia ,人口約為2.45億),一個並不真正完全富裕的國家。位於爪哇(Java)島日惹市(Yogyakarta)的普世博愛運動青年和成年人組織起來,採取援助的行動。他們都沒有錢,但他們彼此說:「總有些東西可以給與的。」於是,他們組織一場募集活動,從自己的家裡收集多餘的東西拿來『義賣』。他們說:「我們成立了一個委員會來協調這項工作。普世博愛運動中心(Focolare Centre)則成了各種捐助物資的收集點。不斷地有人進進出出整理東西,給它們分類,大家都滿懷喜樂和熱情。」
義賣活動定於3月3-4日在離日惹市20公里之外的一個堂區會堂舉行。但就在這時,錫納朋(Sinabung)和克盧德(Kelud)火山爆發,特格爾(Tegar)說:「這一次的受害人竟是我們自己的同胞。我們自問是否還會有人支持我們為遠方的菲律賓所發起的倡議。」他們沒有因此而放棄。他們並未忽視新的緊急狀況,但仍一心幫助那些更有需要的弟兄姊妹,組織義賣活動。安當(Endang)對我們說:「我被選去協調此次活動。我自己也是不久前一場地震的受害人,我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你會體驗到多大的悲哀。於是,我肩負起這項責任,儘管我身無分文,但我可以貢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就在義賣的前幾天,我參加了一次聚會,明白到你們在普世博愛運動中常常聽到的一句話的意思,我們因耶穌之名聚在一起時,祂就在我們中間。事實上,我們體會到,如果我們因祂的名字聚在一起工作的話,祂會優化我們的工作。」
這對威廉(William)來說也是「一個無與倫比的經驗。我真的投入到這個項目中去。我們首先瞄準在週六或周日前來參與彌撒的村民。我們大概有二十個人在那裡幫忙。有人引導來訪者,還有一些照顧『客人』,他們陸陸續續地過來看看,也買些東西。甚至有人給我們安排了茶歇!這是一個非常美麗的經驗,體會到當你愛別人時,天主賞報給你內心深處的喜悅。」他們一共募集到5,115,700盧比(約合452美元)。考慮到這個國家近一半的人每天只有2美元的收入,這已是一筆可觀的數目了。威廉熱情地指出:「大家都很開心,不僅僅因為我們能夠募集到一大筆錢,而且因為每一個人為幫助颱風海燕的受害人所付出的愛和貢獻。」
烏蘭(Wulan)總結說:「我想,通過這次義賣,我們不僅設法把一點點的快樂給與那些將會受到這筆錢的人,而且也給與那些用自己的『購買行為』作出貢獻的人。我們肯定這份愛不會到此為止,而是會擴展到其它許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