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icial International Website普世博愛運動
Official International Website
    • 聯絡我們
    • 盧嘉勒
      • 盧嘉勒的生平
      • 合一的靈修
      • 神恩的體現
    • 普世博愛運動
      • 沿革
      • 行動規劃
      • 一個民族
      • 聖召與使命
      • 組織
    • 對談
      • 天主教會
      • 各基督宗派
      • 各大宗教
      • 無特定宗教信念的人士
      • 文化
    • 事業與活動
      • 藝術與演出
      • 福音小城
      • 參與社會性事務
      • 瑪利亞之城
      • 傳播媒介
      • 培育與學習
    • 新聞界專欄
      • Focus
      • Press releases
      • Dossier
      • Media Monitoring
      • 多媒體欄目
      • Contact Us
    你現在的位置: Home > 民族與國家 > 一位加薩年輕女士

    一位加薩年輕女士

     
    2014年7月25日
    梵蒂岡電台訪問一位居住在加薩地帶的女士。她講述親身經歷的苦痛,說:「唯獨天主才可以改變這種九死一生的情況。」
    4

    2009CodePinkGaza加薩地帶人們的鬥爭不斷持續。教宗勸諭的話和全球熱切的祈禱是唯一的幫助。正如一位隸屬普世博愛運動居住在加薩地帶的年輕女士所講述的。為確保她的安全,我們沒有寫出她的名字。

    答:紛爭一直持續,沒有停止,我們只看到死路一條,不斷的破壞與逃亡。真的無法明白,難以相信。離我們不遠有一所學校,非政府機構用來收容難民的。70多人住在50平方米的地方,有些難民只躲在樹下。在這種境況下,怎樣可以找到平安?

    問:紛爭開始後,怎樣改變了你們的生活?

    答:說句真話,我們已經是一個已死了的民族,這場戰爭之前和之後都沒有什麼分別。沒有電力和水的供應,沒有工作。青年的心理處於死亡的狀態。與他們交談,仿似與一位70歲老人講話,沒有希望,沒有前途。唯一渴求的是每天最少兩個小時的電力,可以找到一點點燃料。

    問:無論是哈瑪斯(Hamas)或以色列政權,至今仍表示不會停止,怎樣開始就怎樣完結。您有什麼看法?

    答:我們沒有任何的看法。我們可以做的就只有祈禱。祈求天主,相信祂,因為再沒有任何政府可以幫忙,無論是阿拉伯的或外國的,連非政府組織也無能為力。

    問;怎樣可以改變這個情況?

    答:假若事情可以改變,那只可以是那些有責任感及權力的人,在天主面前停下來。唯獨天主才可以分辨,才可以改變充斥着仇恨的心;才可以改變這種九死一生和苦海無邊的境況。

    問:你們聽到我們祈禱和教宗呼籲的消息嗎?能給你們支持嗎?

    答:我們聽到大家的訊息和教宗的呼籲。我們知道他很關心我們,並藉聖母的代禱,祈求天主保護我們。另外,所有在我們周圍的基督徒團體,每天都打電話給我們,讓我們感到並非孤軍作戰,並以祈禱支持我們,這一切都能幫助我們。

    問:你隸屬於普世博愛運動,透過合一的靈修,藉福音談到的互愛來生活。現在,你怎樣實踐呢?

    答:我嘗試每天早上和晚上與我們的家人和朋友聯繫,知道他們的情況。他們許多已喪失家園,因為被炸彈破壞了。我們接待了兩個逃難的家庭。恰恰昨天,我他們談起,說:「不要再想家園及物質的東西,重要的是你們還活着,我們能夠在一起。重要的是我們彼此為對方生活。然後,每天讚美上主,感謝祂還賜予我們今天的生命。這已經是很好,還可以活着;還可以讓我們做點事。」

    問:假若你們可呼籲大家,你說什麼?

    答:我想向全球說出心聲,代表我的民族說話,直到可以回到天主懷抱。要緊記加薩的基督徒和回教徒都是一家人,唯一的民族,懷着唯一的生命,我們都受着同樣的苦楚。謝謝!

    節錄自:梵蒂岡在線Radio vaticana online

    2014_07_banner_gaza_1

    • Recommend on Facebook
    • Tweet about it
    • Tell a friend
    Share this on WhatsApp

    点击这里取消回复。

    評論的守則(500)

     

    Feedback

    1. Paolo
      2014年8月1日 at 12:05

      Bisognerebbe organizzarsi per andare a fare gli scudi umani. Solo con scudi umani europei lo Stato di Israele potrebbe smettere di colpire la popolazione civile.

      回复
    2. Adelaide Brilhante
      2014年7月30日 at 18:35

      Dá muita dor moral o sofrimento dos nossos irmãos de Gaza.Como é possível viver num inferno daqueles?Que Deus se lembre deles e lhes dê força para suportarem os horrores duma guerra

      回复
    3. Sima kundan
      2014年7月30日 at 09:18

      Ore 12 sono sempre al lavoro ma io cerco di pregare per la pace ogni giorno cosi unisco con tutto il mondo.
      ho spermentato che la prghiera puo cambiare il cuore dei umani.

      回复
    4. Francesco
      2014年7月29日 at 22:56

      Come possiamo aiutare direttamente questa persona e come lei le altre che si trovano in questa situazione?

      回复

    另外可以瀏覽

    世界人道主義日(WHD)

    2018年8月18日
    世界人道主義日(WHD)

    聯合國全體大會在2009年決定,紀念2003年8月19日聯合國巴格達(Baghdad)辦事處遭到空襲,將這一天訂為「世界人道主義日」(World Humanitarian Day),以此來向全世界人道主義工作者表達敬意,因為他們每天冒著生命危險在困難和危險的處境中服務。根據國際法,這項服務以一系列原則為基礎,如仁愛、公正、中立、獨立。人道主義工作者得到保證,可進入那些遭受人道主義危機、衝突或自然災害影響的國家,並獲得即時的捐助。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就是生與死的差別;以及給予心理和社會上的長期支持,去重建社區,在衝突地區維護一種長久和可持續的和平。
    Recommend on FacebookTweet about itTell a friendShare this on WhatsApp

    [全部資料]

    悼念廣島和長崎被原子彈轟炸

    2018年8月6日
    悼念廣島和長崎被原子彈轟炸

    73年前,1945年8月6日在廣島(Hiroshima)發生了悲劇,3天後在長崎(Nagasaki)再度發生,以一道巨大的閃光的形式呈現,造成成千上萬人的一剎那馬上死亡,其中絕大多數是平民,以及在接下去的很多年裡,由於核輻射的緣故,有更多的人無辜死亡。
    不僅是日本兩個地點的慘劇,也蹂躪了人類的尊嚴,令人們知覺到不可重蹈覆轍。「重蹈覆轍」不單單指道德的醒覺,也包括絕對有此需要,因為人人嚮往和平的未來,在地球村享受那代表著生命的唯一陽光。
    Recommend on FacebookTweet about itTell a friendShare this on WhatsApp

    [全部資料]

    製造炸彈與渴望和平

    2018年6月25日
    製造炸彈與渴望和平

    兵工廠為許多人提供工作機會,委員會努力將其重新轉化為民用工廠,整個團體一起為和平而努力。委員會成員之一錢齊亞.瓜伊塔(Cinzia Guaita) 接受保羅·巴爾杜齊(Paolo Balduzzi)的採訪。

    [全部資料]
    專題管道
    經濟
    民族與國家
    靈修精神
    人物、體育、生態
    社會、藝術、演出
    文化、教育
    媒體與傳播
    政治與法律
    Tweets by @SIF_zh

    Focus

    • 日本——你們向所有人敞開心扉!
    • 韓國——交談成為人類大家庭的文化

    新聞界專欄

    • Focus
    • 新聞界專欄
    • 新聞界專欄
    • 新聞界專欄
    • 多媒體欄目
    • 國際中心

    網站服務

    • 網頁指南
    • 活动
    • 多媒體迴廊

    聯絡我們

    • 普世博愛運動
    • 聯絡
    • 编辑

    Linked sites

    • 比利时
    • 英國
    • 愛爾蘭
    • 日本
    • 西班
    • Mesoamerica
    • 荷蘭
    • 波兰
    • 塞爾維亞
    • 南美洲
    • 美國
    • 露明瑪利亞之城
    • Mariapolis Victoria – Africa
    • Mariapolis Lia – Argentina
    • 新家庭

    你現在的位置

    跟进

    • Diventa un fan
    • feed RSS
    • Tweet with me
    • Guarda i miei video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Periodico telematico del Movimento dei Focolari (P.A.F.O.M.) reg. Trib. Velletri decr. N. 11 dell’8 maggio 2006. Privacy Comments to webmaster. Questa opera è pubblicata sotto una /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s 2.5 Generic License.
    Web developed by Xcogito Graphic Design by Gabriele De Sanctis | Privacy Policy
    • RSSRSS
    • Become my Facebook friend
    • feed RSS
    • Tweet with me
    • Watch my videos
    本網站使用了小型文字檔案(cookies),包括第三方,給您提供最好的瀏覽體驗。 您可通過關閉這標題,同意我們的程序採用小型文字檔案(Cookie)。確定 关于cookies的信息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