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瓦多紀念羅梅洛

 
這位薩爾瓦多主教一生致力於服務手無寸鐵和貧窮的,有人卻出於『仇恨信仰』而謀殺了他,但他很快就將榮列真福品。對於在薩爾瓦多內戰期間設立的普世博愛運動團體而言,他的一生是『完整基督徒』的榜樣。
1

20150214-02「要宣講,卻不捨棄罪惡,就不是宣講福音。」羅梅洛(Romero)主教在一次講話時如此說。

他於1980年3月24日在收治絕症病人的醫院小聖堂裡舉行聖體聖事時致命,他平日即住在那裡,並給那些因內戰期間失去親人和朋友的許多薩爾瓦多家庭送去力量。在他死後,內戰變得越來越殘酷。時至今日,他的見證仍強而有力地在呼籲和平、弟兄情誼與修和。

斐理伯· 卡薩維安卡(Filippo Casabianca)神父給中美洲普世博愛運動中心寫道:「教宗方濟各簽署法令,承認奧斯卡·阿努爾福·羅梅洛(Oscar Arnulfo Romero)主教因別人仇恨信仰(odium fidei)而致命,令人們歡慶欣喜。主教們下令薩爾瓦多所有的教堂敲響鐘聲以示歡慶。」他又說:「自從貝爾格里奧(Bergoglio)成為教宗以來,大家都開始憧憬着,既然他知道拉丁美洲獨裁政權下的陰謀和深知窮人的需要,那麼,列品程序應當是暢通無阻的了。很快就將在薩爾瓦多隆重舉行真福列品的啟動儀式。」

列品受阻有哪些背後原因呢?斐里伯神父指出:「教會在那個時期的傳教工作遇上緊張的局勢。事情由真正忠於梵二有關優先選擇窮人及接近最弱勢者的教導而引起。有些人覺得這可能和具有馬克思主義(Marxist)烙印的運動相關聯,兩者之間出現波動而導致。這也是之前想要責難羅梅洛的原因,他們想壓制他的聲音。」但普世博愛運動的靈修(Focolare spirituality)也在薩爾瓦多(El Salvador,)恐怖戰爭的土壤中紮根。第一批核心成員在70年代末造訪了這個國家。他們從哥倫比亞(Colombia)來到,直至1982年,在聖地牙哥德瑪麗亞(Santiago de Maria)舉辦了第一個瑪利亞之城(Mariapolis)。

斐理伯接著說:「相連的道路由遊擊隊和政府軍交替巡邏,所以你不得不尋找臨時路線繞道而行,否則就會受到審訊,可能會被強征入伍。」但他說:「羅梅洛死後發生了戰爭,他的話仍迴響在大家的心裡。」『運動』在薩爾瓦多的首批年輕人(young people)之一雷納爾多(Reynaldo)說:「羅梅洛主教的話,包括他的教導和見證,在那些有幸發現合一神恩(charism of unity)的人心中強烈地回蕩著,特別是優先選擇窮人的呼籲。這種要成為完整基督徒的強烈呼籲,卻讓一些人感到困惑,在受到操縱時,很多人都陷入迷惘中。羅梅洛主教的見證與盧嘉勒(Chiara Lubich)及其同伴在二戰期間的特倫托(Trent)的經驗類同,使得我們用一種更純真的姿態接納合一神恩,並有助我們抗潮而行。」

由於參與薩爾瓦多社會性工作的緣故,抗潮而行仍是普世博愛運動(Focolare Movement )的一個特徵。例如:普世博愛運動團隊參與當地教會的監獄服務,幫助囚犯恢復的工作。他們探訪臭名昭著的馬利奧納監獄(Mariona Prison),那裡關押著最危險的罪犯和大毒梟。他們目前和那裡180位各類服刑人員定期聯絡,每18人一組參加生活聖言(Word of Life)聚會。在最近的聚會中,有人說:「我請求獄友的寬恕,因為我暴力對待他們,但我願意改變。」

其它活動如關注一個岌岌可危的村子,裡面的社會問題包羅萬有。情況愈發危險,堂區聖父也提醒『運動』成員額外小心。在另外兩個城市裡,普世博愛運動管理幾所幼稚園和課後計畫,旨在控制輟學率,因為輟學會導致青年加入犯罪集團。

無論薩爾瓦多的內外,很多人都追隨羅梅洛的榜樣,渴望忠於福音,為眾人,特別是為小孩、窮人和最弱勢的人而生活。

評論的守則(500)

 

Feedback

  1. Dafne Rodríguez

    Gracias Padre eterno por habernos dado a San Romero de las Americas y a Chiara Lubich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