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事做起

 
《羅馬觀察報》訪問傅瑪利有關合一神恩的實現;個人主義與家庭的關係;教會的運動團體和教宗方濟各給普世博愛運動的三個叮囑。

MariaVoce_Intervista_b傅瑪利接受《羅馬觀察報》的訪問,並重申去年教宗方濟各接見普世博愛運動的成員時,想到盧嘉勒在合一上有「非凡的見證」,並「把耶穌人性上各方面的氣息帶到世界許多地方」。今天,悼念普世博愛運動創辦人盧嘉勒逝世七周年,再次確定她的聖召,就是使整個教會成為共融的學校和合一的熔爐。

問:您認為盧嘉勒的合一神恩已經落實了嗎?

答:您以為我不曾相信我是為「運動」而奉獻一生嗎?我們相信合一神恩已落實了,因為與耶穌向天父的祈禱——「願眾人合而為一」是互相吻合的。我們不能想像,天主子的禱告不獲得俯允。當然,我們不知如何落實,也不知何時完成,但我們獻出了生命使之實現。我們相信是可以實現的,只要我們每天從小事做起,我們可以加速令整個事情得以完成。

問:盧嘉勒留下的遺願——「成為一家人」有什麼含意?

答:我第一次當選之際,就表達我願意普世博愛運動優先重視人際關係。我相信我們都已嘗試去做,即使總會有個人主義的誘惑出現。在整個運動內部建立起人際關係,意味着真的關注其他人的需要,即那份懂得以愛去諒解、寬恕、接納和幫助,正如在任何家庭都會出現的所有情況。因此,一個美滿家庭的生活就是由真正和實在的關係所連結而成……

問:教會的運動團體在今天教會裡擔任什麼角色?

答:有雙重身份。一方面,天主聖神藉教會運動團體給教會和人類帶來恩寵。這些團體給整個教會帶來影響,因為它們隨時願意構建教會的肢體……個別的團體都賦有一份更徹底的福音化生活。

它們甘願致力向周遭的社會開放,這正是教會運動團體嘗試生活出來的特色,但也應該成為所有基督徒的生活……不同運動、團體、組織等之間可以互相幫助,去發現彼此的價值,樂於幫助、互相鼓勵、彼此支持,甚至在跌倒後,攙扶起來……

問:教宗方濟各接見您們時,給您們三個叮囑:默觀、走出去和培育。現在的情況怎樣?

答:教宗方濟各引用了盧嘉勒的話 :一個現代引人入勝的理想,即是在人群之中,肩並肩進入更高超的默觀境界。盧嘉勒一直教導我們,有必要成為耶穌。為此,默觀的意思是成為耶穌。要不折不扣地實踐福音,才可以成為耶穌,就能發現耶穌在歷史上的化功,但卻透過我們所遇上的每一個人而彰顯出來……

至於走出去,也是我們其中一個優先之選。教宗方濟各一提出,我們特別感到是屬於我們的。我們很高興與教宗今天所要求的同出一轍。最後一點是培育。我們尤其要重視,持續不斷重温我們的神恩,不是要使之轉變,而是看看今天如何來回應時代的徵兆,明白今天人類新的要求、用語和方式。我們要盡一切努力,使神恩總是適合時宜。

問:您身為會長,對未來「運動」的發展有什麼優先的指示呢?

答:不是由我來作出優先之選!我必須洞悉「運動」在世界各處的需要與能力。正如上次全體大會的需求,是非常開放的,並要走向偏遠的地方,不僅僅是地理而言,也包括缺乏愛和存在分裂之處,與及有防礙盧嘉勒給我們留下合一神恩的發展的阻力……於是,我們特別關注那些更顯示出分裂一面的地區。我們認為那些國家在階級上有明顯的分歧;又或者宗教之間有紛爭,引起衝突、戰爭和恐佈主義。對於這些國家,我們打算採用更多資源、人力等,盡一切的可能去幫助他們。然而,也不會忘掉歐洲,匱乏了宗教的情操,令既有的文化逐漸消失。

黑暗似乎籠罩着今日的社會,但我們會繼續與當今的文化進行交談。

《羅馬觀察報》2015年3月18日,尼哥拉‧戈里(Nicola Gori)撰

訪問:全文意大利語可點去https://www.focolare.org/press/files/2015/03/20150318LAmoreSpiegato_OR.pdf

評論的守則(500)

 

另外可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