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
這些青年來到修院當初學生,他們的背景都難以掩蓋社會的不公平、貧窮、即使印度的經濟在全球正起飛,但卻不會放棄靈修的層面,甚至「他們在天主內找到解決方案。」同時,他們也會投身在教會事務上。事實上,阿圖里神父表示:「他們有感於實行仁愛工作,以解決物質和貧窮、教育的匱乏,諸如此類,都是源自天主的經驗。然後,他們把這種天主的經驗作為宗徒事業,提供給有需要的人。」
我們天主教會訂定今年為獻身生活年,有什麼地方需要改善呢?阿圖里神父解釋:「教會在印度的情況,尤其是修會人士,可以見證上主耶穌的臨在,並靠近貧窮的人,給予有需要的具體和精神需要。在世俗化的社會裏,真是一項挑戰,因為我們已被富裕生活所矇閉,人們願意在我們身上重新發現天主的面容,排斥享樂富裕的陶醉。」

阿圖里神父總結說:「在印度國土上,不僅僅缺乏物質,還有那種稱為『存在邊緣』的問題,即靈性上嚴重的缺乏。我們為愛,並在愛內而受造的,召叫度一種安祥、謐寧和喜樂的生活。信仰不是學習許多知識,填滿腦袋,而是高高興興的生活,不光是末世的生活,也是現世的生活。為此,我們在存在的邊緣上與貧窮人一起,這是十分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