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日,會議的前夕,在聖伯多祿廣場上,齊集了家庭裏的各類成員,夫婦、兒童、未婚夫妻、祖父母、姨母舅父、叔伯嬸母、表兄弟姊妹,甚至修會人士、守獨身的男女……都圍繞在教宗方濟各的膝下一起祈禱。有些更遠道而來,然而人人都是主角,正因為每人從起初已感到參與了這兩次全球主教會議的籌備,反思的工作。事實上,史無前例,在召集全球主教會議前,教宗願意雙重諮詢天主子民的意見,幾乎意味着在全球主教會議廳的屏風外,要聽一聽家庭自身的生活與經驗,又或者相等於從所要照顧的家庭中獲得全部的支持,為受造界帶來應有的幸福。
守夜祈禱的每位參加者都手持點着的火炬,從許多微弱的光集合一起,象徵着整個家庭的廣闊視野,要與所有肩負獨特聖召的家庭在路上重新振作,因為如同在沉重的黑暗中再難於相信愛,然而積小成多,集合許多亮光可以告訴世人,在基督內「永遠」是可能的。藉着婚配聖事可以治療每份缺乏愛的能力,向夫婦展示耶穌臨在家中那非凡的至寶。

教會不同運動的一些會長和創辦人按各自的神恩分享他們在家庭生活上所獲得的啟廸,包括普世博愛運動(Movimento dei Focolari)會長傅瑪利、新慕道團(Cammino Neocatecumenale)始創人基高·亞基羅(Kiko Argüello)、共融與自由(Comunione e Liberazione)的主席祖利安·卡朗(Julián Carrón)、神恩復興運動(Rinnovamento nello Spirito Santo)的主席薩瓦多·馬天尼茲(Salvatore Martinez)、意大利公教進行社(Azione Cattolica Italiana.)社長馬竇·托斐里(Matteo Truffelli)等。


傅瑪利繼續說:「教宗鼓勵家庭積極主動把這些恩寵帶到團體去。同樣,我們也願意接受這種挑戰,與我們的堂區、其他運動及組織合作,尤其歡迎那些敲我們心扉的難民。相信基督徒的家庭被派遣到所居住的地方,以慈悲來治療人性的傷口。藉此他們向人類展示了天主的情懷和愛的力量。正如教宗認為每天都可為歷史寫上神聖的一頁,不僅僅是文字記載,而是永遠存留在天父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