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清晨,泰國(Thailand)和緬甸(Myanmar)的邊界地區昨晚下了一夜的雨。我們吃過一枚煮雞蛋和一杯咖啡的早餐後,便開始我們探險之旅。我們和一位神父在湄索(Mae Sot)住了四天,他為弱者中的弱者——難民服務。這些難民未能進入聯合國官方營地,沒有人關心他們,經常在做了一周的工作後得不到報酬。他們沒有正式檔案,也無權抗議,因為沒有人保護他們。他們中很多人在森林裡呆過很多年,最終走了出來。他們居住在工廠的高牆和通道之間臨時搭建的小棚屋裡,活到現在簡直是個奇跡。沒有人談論他們,沒有人知道他們的處境,但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們價值千金,因為是具有低成本勞動力的民族,樂意接受低薪工作,只要能生存就足夠了。所以湄索將會成為這一個匯集眾多行業的經濟特區。
我們希望在這裡至少能幫助到他們中的一些人。我們已經啟動了一項計畫(project ),幫助孩子們興建一所學校,實現了意大利拉蒂納(Latina)的孩子們和在湄索的難民同伴們的夢想。
現在,學校確實已經建好了,取名『一點一滴』(Drop by Drop)。湄索的泥沼之地和拉蒂納是不相稱的,還有不義、疾病、強暴、虐待等等。有些人尚可,而有些人,感謝天主,到了早上……還有晚上,仍活著!正如學校裡的一個孩子的名字。我問他的媽媽:「你的兒子叫什麼名字?」「Chit Yin Htoo」,她對我說:「意思是如果你愛我,就請答覆我。」「這個名字是在他出生時取的嗎?」”我問。「可能是在三、四歲的時候,也可能是在五、六歲的時候。」 我至此停下筆,再也無法繼續寫下去了。我只能祈禱不要在這個媽媽面前哭出來?怎麼會這樣呢?
這個計畫名為『可愛的愚蠢』(loving folly),只有孩子們的心靈才能設計出來這個名字。這就是愛,讓沙漠盛開鮮花,鞭策你去做不可能的事,讓你因此而快樂!我們成年人則心懷畏懼、顫慄和敬意去跟隨這些孩子,我會說:「他們的護守天使凝視在天大父呢。」當我和Chit Yin Htoo(如果你愛我,就請答覆我)在一起時,我發現很難讓他微笑。他既害羞又寡言,只有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後,我才能夠把他抱在懷裡,六歲,也許是五歲……沒有人真的肯定……他很脆弱,輕得像一根羽毛。他小小的眼睛看到了什麼呢?他只會用微弱的聲音悄悄地說一句話。我們給他們分發食物、牛奶、特別是木偶和玩具、燈籠,然後還有衣物,大家都非常開心。「我們沒有足夠的給每一個人,但我們一起求一個奇跡吧。」我提議:「我們嘗試彼此相愛,彼此照顧對方如同照顧我們自己一樣。」當他們看到意大利普里韋爾諾足球學院(Football Academy of Priverno)捐贈的足球和球服時,眼睛都發亮了。有那麼多的愛來到這裡,孩子們因為感受到這份愛而開心不已,一掃他們眼中的陰霾。
學校沒有真正的圍牆:只是用稍微有點破損的黑板圍起來。老師們都是志願者,月薪只有50歐元。這裡還有網絡和衛生間……我覺得自己是在一座愛的聖殿內,教宗方濟各會喜歡這種大教堂。多年以前,我立下志願:這將是我的人民,我永遠不會遺棄他們。在這所學校前面,我更新那個誓願。『愛的水滴』是我們周圍邪惡汪洋中的一滴。
路易吉·布托里(Luigi Butori)
泰國:湄索(Mae-Sot)有學校了!
泰國北部的大型難民營容納了幾千個逃離緬甸的人。幾年前,一個遭到迫害的少數民族——卡仁族(Karen)的兒童開始和一所意大利學校的孩子們締結友誼。以下是幫助搭建橋樑的路易吉·布托里發來的感人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