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Blu電台訪問法國《新城》雜誌總編付梅琳(Muriel Fleury),問及為什麼以法國為襲擊目標,因為法國比起其他歐洲國家,在人種雜處的歷史最悠久,因而發生這類事件?Muriel回答說:「面對這種大屠殺,會感到氣餒與恐慌。然而,國際的反應與各方面的行動卻出乎我們意料之外。我們感到有責任為此而給予答案。」
她繼續說:「一方面,我們法國歷來都能夠與其他民族同居雜處,但最近幾年似乎有點退步。我們希望的是一種多元的文化,意思是迎納其他人,而不是反對他們與我們非常不同的文化和價值。因此,我們會把握任何時機,進行對談、相聚,交流文化及宗教,繼而跟進和發展。不會因今天我們處於悲慘的境況而停止這些做法。」
普世博愛運動負責各大宗教交談的保祿·韋爾夫就此亦表示:「我是伊斯蘭教與基督教友好聯會(GAIC)的成員之一。這個組織已遍佈法國,我們每年都會舉行為期一周的聚會(今年的剛在11月12日開始)我們感到有必要讓人們知道這一切,分辨出真正的回教徒,並非那些自稱回教徒卻打出仇恨的形像。」
他又就有關上周五發生的恐怖襲擊而回答:「有許多回教組織公開聲明這些是野蠻和不能容忍的行徑,也慰問死傷者和他們的家屬。我也發覺,許多回教組織聲稱現在是這一個困難的時刻。然而,我們基督信徒相信,這些淒慘的事件不可以改變我們之間已建立的弟兄友愛的關係。」
《新城》總編Muriel分析發生這次慘劇的其他個別原因:「也許我們忽略了整個有經濟困難的地區,甚至連警察也害怕進入呢!該區的外籍的青年游手好閒,又找不到適合的工作,沒有人關心他們,因而導致他們加入這些激進的宗教組織,朋比為奸,勾結犯事,今天我們看到這種惡果。」
那麽,應從何着手來修補如此複雜的缺口?編輯付梅琳總括說:「不幸,我們法國已形成一種精神缺乏的風氣。由於這種世俗化令法國人否定了人性精神層面的價值。要是今天重新選擇,就需要發展文化的交流,學會同居共處。其中一條途徑是各大宗教可以走在一起,甚至與國家合作。今天所發生的就是記號,要從這方面發展,從而找到答案,去回應所有反對宗教差異的聲音。」
為什麼是巴黎?
InBlu電台訪問法國《新城》雜誌總編輯付梅琳和法國促進各大宗教交談負責人保祿·韋爾夫。
0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