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博愛運動主教朋友大公運動會議( Ecumenical Meeting of Bishop Friends of the Focolare)的第一部分於27日在哈爾基(Halki)島上的至聖聖三隱修院落下帷幕。方濟各·江撒(Francis Kriengsak)樞機見證了不同基督教會之間的合一如何為整個人類大家庭服務。他說:「多樣性是一份恩賜,能相互豐富!」他補充說:「然而,只有不帶判斷去聆聽、用生活來交談、分享經驗、接納不同的神恩,並使之和諧,才能實現。」”關於緊迫的問題,與及每一個教會的挑戰和特點就包括在這份相互理解之中。
上午,普世博愛運動協同會長岑浩思(Jesús Morán)指出了當今世界的幾大挑戰:全球化、超現代、出現局部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等。他也介紹了合一文化所能給予的答案。他引用大公運動會議先驅韓民立(Klaus Hemmerle)主教的話,說明聆聽的態度在當今世界中的必要性。「把你的思想教給我……」韓民立說:「這樣我就能夠再次瞭解我自己的宣信。」岑浩思指出,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對出現在我們教會中的宗教詬病進行無可辯解的淨化。」正是這些詬病讓我們分裂;世界不僅再不允許我們是分裂的,而且甚至不允許我們不去宣告我們迄今為止一直所擁有的基督的信仰。畢竟,初期基督徒沒有宣講一種新的宗教,而是宣講一種圓滿的生活,他們在耶穌內所找到的生活。
接下來的交談中,能夠清楚地看到這些話多麼深入人心,大家都強烈渴望為完整而有形可見的共融去鋪平道路。雖然世界情勢似乎指向相反的方向,但協同會長邀請大家敢於希望:「當今世界引導我們成為更好的基督徒,因為我們認同被釘十字架的耶穌,祂讓我和我的弟兄姊妹們生活最深的聖三的共融。」
主教們在短暫參觀期間瞭解到至聖聖三隱修院的歷史。從1844年起,這裡就是培育希臘東正教(Greek Orthodox)神職人員的修院,直至1971年,土耳其憲法法院裁決所有私立高等教育學府被納入提供免費公共教育系統。神學院理事會表示反對這一決定,隨後這所曾培育過來自世界各地的神學家的著名神學院被關閉。在辦學的127年期間,共有 950個學生從這裡畢業;其中330人成為主教;12 人被祝聖為大公宗主教(Ecumenical Patriarch);2人當選亞歷山大宗主教(Patriarchs of Alessandria),從安提約基雅(Antioch)來的3人晉鐸。
隱修院現任院長艾皮杜福魯斯·蘭布林尼迪(Elpidophoros Lambriniadis)大主教以『熱愛基督徒之間的慈悲與共融』為主題作演講,對東西方教會間的對談之路作了生動有趣的歷史性解讀,特別提到普世博愛運動(Focolare)創始人盧嘉勒(Chiara Lubich,)為兩大教會之間的修好所起的作用。
會議第一部分結束時,主教們接納了巴爾多祿茂一世(Patriarch Bartholomew I)宗主教的籲請,為重開神學院而祈禱。普世博愛運動主教朋友及與會信友在所有聚會當中,呼籲釋放2013年4月在敘利亞遭綁架的兩位主教(the two bishops in Syria, who were kidnapped ):阿勒頗(Aleppo)希臘東正教主教保祿·亞齊吉(Paul Yazigi)和敘利亞東正教(Syro-Orthodox)大主教格里高利·尤漢娜·易蔔拉欣(Gregorios Yohanna Ibrahim)。
現在夜幕低垂,細雨浸潤這個海島。順著坡道下行的車輛載著一群容光煥發的主教弟兄們。他們承諾生活互愛,讓復活的耶穌能夠再次將祂的光明帶給世界。
安德莉雅娜·阿維蘭內達(Adriana Avellaneda)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