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丹尼:聖母《讚主曲》與慈悲

 
左丹尼從慈悲的視角來看《聖母讚主曲》,突出其革命性的潛力。福音的理想在社會、政治及靈修方面得到解讀,顯露其準則。

20151213-01聖母《讚主曲》(Magnificat)的字裡行間強烈地流露出先知宣告救恩許諾的核心,又如同修辭學上添加天主的仁慈(Divine Mercy)。我認為,瑪利亞讚歌的中心思想是『天主的慈悲』這項非常重要的價值,包含了那件神聖偉大事實的簡明解釋。詩意勃發的15歲少女,腹中懷著並孕育了耶穌,抒發着這種聞所未聞的美,雖即興的卻是恆久的。
在第一部分,瑪利亞頌揚「全能者」在祂的「婢女」「身上行了大事」,以致今後萬世萬代都要稱她有福。天主已在以色列一個不起眼的村子裡,通過一個貧窮而又謙卑的女孩,行了聖言降生成人的奇跡;這個行動將世世代代的人領向救恩。因此,她說:「祂的名字是聖的——他的仁慈世世代代於無窮世……」
救贖源自天父對自己子女的一個憐憫行為。既然說祂完成了那個愛的奇跡,即唯有天主能夠做到的。祂的聖子由一個人類的婦女誕生,並為了人的緣故而死去, 則一切都是因為一個慈悲的行動,一個慈悲的奇跡,即愛的奇跡,臻致巔峰。
這就要求我們原諒我們的弟兄不僅七個七次,而是七十個七次;亦即,總是直至無窮;我們愛弟兄直到為他犧牲性命的程度。
天主「曾回憶起自己的仁慈,扶助了他的僕人以色列……」一切神聖的管理再次回歸到慈悲。當耶穌餵飽群眾、治癒病人;當祂把商販趕出聖殿;當祂高聲反對法利塞人(Pharisees)和傲慢的人……,祂的所言所行將澄清及肯定這一點,瑪利亞也出於愛而為祂說話。
《讚主曲》完全是基督徒的革命。然而,最具革命性的方面卻在於其的原點——慈悲。所以慈悲不會破壞,而是起到創造的作用;因為天主的愛和人的愛唯獨衍生美善。
《讚主曲》列出了進化、轉變及重生過程的準則,藉此福音的理想在社會、政治及靈修方面得到解讀。這個轉變源於愛,且在慈悲中得以實現。
今天,對這樣的理想有一種新的急迫需求。意識形態和抗議、遊擊戰爭及起義在到處爆發。各自提出更大而又美好的志向,同時卻製造令人痛恨的破壞計畫。瑪利亞教導我們怎樣定位及構建這場革命。她是一個女人,天主之母,她同時用語言和生活來教誨,慈悲之母的生活。即使今天,她的榜樣仍是可貴的,因為重估了女性的特質。
瑪利亞給我們教導慈悲之路!
到目前為止,得承認仇恨是荒誕和戰爭是無用,同時也得承認需要以交談、協商、首要的調停及合理的制度,尤其是用富裕者的饋贈來支持一無所有的人。我們可以看到,武器的費用幫助這群人或那群人,只會加劇衝突,令人們受苦、掙扎及死亡,並種下贈予者憎恨的種子。那位在貧窮之中高唱《讚主曲》的年輕婦女的觀點——慈悲之道,也是神又是人的智慧觀點。唯有祂能夠解決世界的問題。這個世界正遭到由仇恨的愚妄和自殺性的毒品所引致最決定性浩劫的威脅。
若要重獲和平與幸福,我們需要使用理解的效果——憐憫,使用一份未曾變弱,卻消除不義與自私,讓人能在團體中共存,讓各民族變成一個大家庭的仁愛,去照顧那些受苦者的身心創傷,無論他們來自海洋的哪一邊,在歐洲還是亞洲,在美洲還是非洲。耶穌,瑪利亞的兒子是希望如此,正如祂的母親瑪利亞所保證的一樣。
節錄自左丹尼(Igino Giordani)《教會之母》1970年第四期
可參閱www.iginogiordani.info

評論的守則(500)

 

另外可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