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發生的事情卻出現在眼前,駭人的戰爭爆發了!全球各國都要屏息呼吸,懷疑戰事會否擴大,並牽連其他的民族。」當時是美國進軍伊拉克的幾周之後(1991年1月17日),乃由於(1998年8月2日),伊拉克軍隊入侵科威特(Kuwait)。盧嘉勒馬上在1991年2月份的《新城》雜誌上發表了以下的一篇文章談論和平。
儘管熱切地祈禱,但天主仍然允許戰爭發生,為什麼呢?因為某位負責人的意願沒有吻合天主的旨意。其實已有譴責之聲,尤其全球的精神領袖教宗以最有力的理由綜合和呼籲他一向堅持要締造和平,並指出以戰爭來解決問題是徒然的,反而不能避免導致種種禍害。
我們唯獨相信天主有其玄妙的計劃,藉着祂無限的慈愛,我們知道,也相信在這種龐大的惡勢力下,總找到善的一面。當然不應表揚,但我們深知天主是慈悲無量。
為此,首先要恢復和平,我們不可停止祈禱,反而更要積極加強每天(意大利時間)中午的「時間暫停」行動,同心協力祈求和平。
另外,在這一刻,我們應當感到被召叫跟隨一種生活的方式,至少在我們心中去改變那已經觸犯了的錯誤(相信諸聖相通功)。人類沒有履行天主的旨意,實行和平,就由這些人來擔當。
我們必須要求自己,從未這樣要求,盡善盡美地承行天主的旨意。「不按我的意願,而是照祢的意願成就吧!」耶穌的這句話在今天應當帶給我們完全特別的重要性。面對這句話,每一件其他的事情都應該是次要的。例如:不應太注重我們的生活,健康或生病;學習或服務;睡覺或祈禱;生或死。重要的是把我們的意願變成祂的旨意,成為祂活生生的聖意。
同樣,我們「運動」初期的生活也處於另一場戰爭下,天主聖神卻啟廸我們事物的價值。在仇恨引致的坍塌下,天主卻顯示了這才是唯一不會過去的理想,任何炮彈都不能摧毀。
天主是愛,這就是重大的發現,帶來一種炸彈性的靈修精神,令我們完全忘記了因戰爭而發生在周邊的一切。
讓我們發現到,在跨越所有事物的一切背後都有天主的臨在,天主是愛,存在祂上智的照顧,遠勝我們所喜愛的各樣事物。我們在種種的際遇中找到祂慈愛的足跡,即使在痛苦的鞭策下,祂仍是無限地愛着我們。我們又怎樣以愛還愛呢?「不是說:主啊!主啊的人可進天國,而是那些承行我的旨意,藉此愛我的人。」因此,我們可以藉着履行天主的旨意而愛祂。
這樣的生活令我們愈發小心地習慣聆聽在我們內心的「那道聲音」,良知的聲音以各式各樣的方式強調天主的旨意,我們應有的本份、際遇、靈感等。
我們確信天主引導我們的生命走向一個從前我們不知的神聖冒險歷程,在祂愛情的計劃中,我們可能是觀望者及主角,但每時每刻,我們可以運用自己的自由意志作出貢獻。
不久之後,祂讓我們憧憬未來,並確切找緊正在誕生的「運動」的宗旨,就是要實現耶穌祈求的遺願:「父啊!願他們合而為一!」我們今天也可透過這方式生活,一起合作實現更團結合一的世界。我們遇上粗糲和痛苦的經歷,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嗎?我們必須常常跑到防空洞,如同從前一樣嗎?我們不時感到害怕、憂傷、疑惑,甚至危在旦夕嗎?又或者我們還是過活着安樂的日常生活,遠離危險嗎?為一切人最重要的不是做這個或那個,而是天主的旨意。我們要「聆聽」那個聲音,並放在我們心中首要到位置,記在腦中,記在心頭。要在任何一切事情上,盡我們最大的努力為祂服務。
我們這樣矯正生活,至少在我們內,可以改變所犯的錯誤。因此,基督留存在我們心中,我們更能凝聚、更團結,更「合一」,分享所有事物,一個為另一個有效地祈禱,盼望恢復和平。」
節錄自盧嘉勒 (Chiara Lubich)《解讀我們時代的現況》新城出版社第85至8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