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賴勒莫尼亞(Paray-le-Monial)市位於勃艮第(Burgundy)地區,靠近其它一些豐富的靈修遺產之地,如克呂尼(Cluny)和泰澤(Taizé);也包括引以為豪,並被列為藝術遺產的朝拜場所(這裡是克呂尼及熙篤會建築的發源地),又沿着向聖地牙哥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i Compostela)這條『羅馬文化之路』上。此外,耶穌就是在這裡顯現給聖女瑪加利大(Saint Margherita Maria Alacoque),從而興起與耶穌聖心相關的靈修。
70多位不同年齡、有著不同的經驗、分屬14個運動和新興團體的參與者,受到弟兄情誼款待,及渴望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的感召,齊聚一堂。因此,此次會議題為『共融和慈悲——經驗與挑戰』。勒芒(Le Mans)市主教伊夫·索(Yves Le Saux)也出席了3月3至6日的會議。選擇這個地方的原因是由於厄瑪努爾團體(Community of Emmanuele)的邀請,因為就在此處,這個團體於1975年開始了歷史中的一個重要階段,然後散佈到世界各地。
一些與會者已經出席過去年在佛羅倫薩(Florence)附近的盧比亞諾(Loppiano)所舉辦的活動,而另一些人則是首次參加。教宗方濟各在2014年對公教聯誼會(Catholic Fraternity)這樣說:「合一生活就像一個多面體。」這句話鼓勵我們對自己的身份作出驚歎。厄瑪努爾團體負責人洛朗·蘭德特(Laurent Landete)在歡迎致辭中強調:「我們借助一種驚喜的精神來默觀你們團體的面貌。」
慈悲是天主的名號,教宗在開啟千禧年時強調過這一點,也是14個團體在設定各自計畫和作證時所劃定的框架。對於方舟團體(Arche)而言,其目標是要治癒殘障者的創傷。團體應當成為一個寬恕的地方。儘管我們脆弱且易受傷,但可以體驗到天父的慈悲。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協會則旨在和窮人分享並學習寬恕。為希望(Speranza)團體、新視野(New Horizons)家庭及晚餐團體(Cenacle Community)來說,這就意味著深入到癮君子和生存在弱勢的人們中間,親自並偕同世界帶去復活、慈悲和修好。這一切看上去好像只不過是社會行動一樣,但在聆聽他們的經驗,便發覺有一種深刻的靈修,都成了令人振奮的福音教育學的範例。
對於新歌團體(Canção Nova Community),慈悲意味著善用各種通訊方式以能夠把福音帶給全人類。普世博愛運動的合一則是更新其選擇。儘管光明與黑暗不可避免地交替,但我們每一刻都和所遇見的每一個人肩並肩。愛我們的弟兄及『慈悲的盟約』是有助於達致此目標的做法。天主教平安團體(Shalom Community)則將慈悲立為一項使命,在諸如里約狂歡節上所發生的意外狀況中所做的那樣。真福團體(Community of the Beatitudes)在其憲章中選擇分享認同及表達教會面貌的途徑。基督王國團體(Regnum Christi Community)聚焦於分享教會的目標和基督內的弟兄情誼,作為光明的參照點。
在會議期間所舉行的活動令大家的關係烙下深刻的印記。厄瑪努爾團體分享了跨宗教交談倡議,特別是和穆斯林的信友。事實上,鑒於發生在這個國家裡的嚴重襲擊,這一點非常重要。聖艾智德團體(Sant’Egidio Community)也強調和平的重要性,找到內心深處的手足情誼世界的願景。新路橋團體(Chemin Neuf Community)強調分享加強共融,讓我們經驗到天父那非凡的慈悲,祂就是合一——這是他們的使命之源。
代表普世博愛運動出席會議的莉娜·倩璧(Lina Ciampi)說:「如同萬花筒一樣見證了各種各樣的神恩,看起來就像天主在今天向人類伸延祂的愛。」所有的人都強烈希望能再次聚會,並決心保持聯繫,彼此祈禱。會議以我們中間的仁愛盟約作結束。
法國:帕賴勒莫尼亞(Paray-le-Monial)聚會
十四個運動團體齊聚一堂,對共融和慈悲展開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