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2月1日至7日期間是全球各宗教和睦週,主題是「愛、慈悲及憐憫都是和平與希望的泉源」。菲律賓馬尼拉總主教路易·安東尼奧·塔格萊樞機(Card. Luis Antonio Tagle)鼎力支持。事實上,他為大型活動開幕,並邀請不同宗教領袖、政府官員、外交使節一同共進工作早餐,令不同宗教人士有機會彼此認識,互相交流。
另外,這一周,大家透過論壇和講座彼此分享,一起面對全球最熱門的話題。樞機請普世博愛運動擔任與各個宗教聯絡的事宜。許多參加者從中發現可以用不同角度面對尖銳的挑戰,並表示對提出的建議感到興趣,不僅是政府,連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保護環境。此外,有關《聖經》與《可蘭經》談及納匝肋瑪利亞形像的研討會最為矚目,大家得出一致的結論:瑪利亞是一位慈悲、仁愛和憐憫的女性,更是基督徒和回教徒的母親。還有另一個很有意義的聚會,80位有情緒困擾或剛從癌症痊癒的病人來參加。當天講題的引言是選自盧嘉勒的靈修精神。
佛教寺院佛光山(Fo Guang Shan Mabuhay)與馬尼拉佛教組織合作,舉行一個比賽的頒獎典禮,有關製作數碼標語,主題是「善行締造和平與希望」。
另外,普博愛運動在馬尼拉市奎松區興建了名叫「宿邑」(Sulyap ng Pag-asa)社區,意思是「希望的目光」。這是一個為無家可歸的家庭興建房舍的計劃。90多位基督徒及回教徒的兒童一起玩遊戲,並載歌載舞,即使文化和宗教都有差異,卻搭建了手足情誼的橋樑。
和睦周另一個節目的高峯是在馬尼拉市曼達魯雍(Mandaluyong)商業區舉行大型活動,出席的嘉賓真的很特別,有總主教塔格萊、參加了開幕早餐的嘉賓、其他機構組織的賢達等,還有曾在和睦周參加不同活動的人士,即貧民老百姓。政府官員、機構主管和宗教領袖先後致詞,都表示願意廣泛合作,並促進宗教自由、對談與和平。之後,節目都是青年和兒童的音樂表演。其中一個是由普世博愛運動青年負責一個歌舞,強調要達到「和平的泉源──仁愛、慈悲和憐憫,就得克服差異,大家邁向合一」。一位代表天主教會的女青年與另一位別的宗教同齡青年一起分享,她說:「我認為和平就是愛與和睦。在天主創世之初,一切都美好,植物與動物都和睦共處,生態平衡。天主造了人之後,良好關係只維持了一段時間。人開始變得貪婪,砍伐樹木,藏暱深山,現在卻到處混凝土。動物也被滅絕,再無平衡及和諧。我盼望繼續和諧的大自然,沒戰爭的世界。」
塔格萊樞機閉幕辭上說出感人的結語。他聽到青年的心聲,既感動又感恩。他再次鼓勵大家關心這些話題,當作是自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