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icial International Website普世博愛運動
Official International Website
    • 聯絡我們
    • 盧嘉勒
      • 盧嘉勒的生平
      • 合一的靈修
      • 神恩的體現
    • 普世博愛運動
      • 沿革
      • 行動規劃
      • 一個民族
      • 聖召與使命
      • 組織
    • 對談
      • 天主教會
      • 各基督宗派
      • 各大宗教
      • 無特定宗教信念的人士
      • 文化
    • 事業與活動
      • 藝術與演出
      • 福音小城
      • 參與社會性事務
      • 瑪利亞之城
      • 傳播媒介
      • 培育與學習
    • 新聞界專欄
      • Focus
      • Press releases
      • Dossier
      • Media Monitoring
      • 多媒體欄目
      • Contact Us
    你現在的位置: Home > 經濟 > 菲律賓:共融經濟二十五周年

    菲律賓:共融經濟二十五周年

     
    2016年6月4日
    共融經濟是以人為本的計劃,減少貧窮與不平等。為您刊登盧爾吉諾·布魯尼()的講話和普世博愛運動會長傅瑪利的祝賀詞。

    Luigino Bruni菲律賓貧富懸殊的情景成了慶祝共融經濟計劃(Economia di Comunione)成立25年周年的最佳背景。慶祝活動的頭炮是在馬尼拉聖多瑪斯大學(USTUniversità di Santo Tomas)舉行的兩天論壇。大約兩百位來自不同國籍的經濟學家與學生參加,最後以簽訂備忘錄加強大學與共融經濟的合作。25年前,即1991年5月29日,盧嘉勒(Chiara Lubich)就在處於嚴重不平等的巴西提出共融經濟的倡議,以人為本作為每種經濟活動的核心,尤其是最貧窮的人。全球超過八百家公司參與其中。
    之後的慶祝活動假普世博愛運動大谷地福音小城和平瑪利亞之城中心舉行一個泛亞洲大會,參與人數共300人,主題是「共融經驗──適合人人的經濟」。一些亞洲參與計劃的公司也藉此機會介紹自己的經濟活動。例如:菲律賓巴登格斯省的卡巴因(Bangko Kabayan)農業銀行,為一萬一千戶提供小型貸款計劃;馬尼拉普世博愛運動木工廠;發展企業的顧問公司;卡拉雅因空調工程公司(Kalayaan Engineering)等。另外,還有大獲好評的南韓聖心堂麵包店與餐廳。
    所有這些生意都是企業家希望依循以人為本的正規方法發展,把所得的部份利潤幫助貧窮的人。
    主講的幾位經濟學家分別是來自法國籍的安歐珂·格雯(Anouk Grevin)、瑞士意大利籍的路加·茲瓦里(Luca Crivelli);在荷蘭任教的菲律賓籍安妮蒂·裴克斯曼·巴拉玲(Anette Pelksman-Balaoing)、愛爾蘭籍的羅爾娜·哥廸(Lorna Gold)及其他。共融經濟國際性召集人布魯尼教授主持開幕,並回顧25年共融經濟的發展。他闡述每一種神恩都有其昌盛的時期,但必須忠於最原始的那條問題。公司可以成為共融的工具嗎?市場能變成手足之情的地方嗎?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再沒有窮人的社會嗎?布魯尼憶述盧嘉勒講及共融經濟的話。他指出貧窮的需求仍未找到方案,因此有必要繼續發展共融經濟,從而顯示其真正與獨特的召叫仍在進展中。布魯尼繼續指出,這次國際的盛會選擇在亞洲舉行的原因。菲律賓的情況與盧嘉勒於1991年在巴西所看到破碎的社會不相伯仲。布魯尼表示:「15年之後,亞洲的國內生產總值將會雙倍超越美國和西歐國家。未來世界的發展全賴亞洲採用哪一種經濟體制。現在慶祝共融經濟25周年,就能識別出亞洲以哪一種經濟體系作基礎。」
    「運動」會長傅瑪利從非洲肯尼亞寄來祝賀訊息。她指出:「一種關乎人與人關係的經濟,就需要依賴互愛來治癒不平等。」會長又說:「由於獲得教宗的信任與鼓勵,現在我們再次感到有迫切的需要,按盧嘉勒所推動的,一起建設一個能自行共同分享財物的社會,使之更具體,總能分享更多。」大會以三個重要的決議作總結:(一)構建一個國際網絡「企業的孵卵器」支持年輕企業家及婦女。(二)創建一個貧窮「觀測台」,確保總是以抗衡貧窮為核心,與共融經濟的精神協調一致。(三)增加「試驗場──培訓班」的數量,培養試驗技術人員、專業人士和企業家專門指向年輕人的需求。
    詳情可點擊

    • Recommend on Facebook
    • Tweet about it
    • Tell a friend
    Share this on WhatsApp

    照片欄目

    点击这里取消回复。

    評論的守則(500)

     

    另外可以瀏覽

    在張開的手社區中心……

    2018年9月14日
    在張開的手社區中心……

    吉謝莉爾·麥格納(GLYSHERYL B. MAGNA-ONG),簡稱吉莉(Gly)是一位年輕的教師,生活在馬尼拉。她年幼時,家境貧窮,認識了「張開的手社區中心」(Bukas Palad Social Center),改變了她的一生。

    [全部資料]

    嘉萊拉的夢想

    2018年9月4日 1
    嘉萊拉的夢想

    24歲的嘉萊拉(Chiarela)是菲律賓阿克蘭省(Akland)人,她唯一的夢想是成為一名醫生。在普世博愛運動團體的支持下,她以自己的堅韌讓夢想成真。

    [全部資料]

    “Pag-asa”: There is always hope

    2018年7月30日 1
    “Pag-asa”: There is always hope

    God’s ways are unforeseen, as we all know. And it could happen when one comes face to face with him in prison, when one reaches rock bottom. It’s the story of Pancho.

    [全部資料]
    專題管道
    經濟
    民族與國家
    靈修精神
    人物、體育、生態
    社會、藝術、演出
    文化、教育
    媒體與傳播
    政治與法律
    Tweets by @SIF_zh

    Focus

    • 日本——你們向所有人敞開心扉!
    • 韓國——交談成為人類大家庭的文化

    新聞界專欄

    • Focus
    • 新聞界專欄
    • 新聞界專欄
    • 新聞界專欄
    • 多媒體欄目
    • 國際中心

    網站服務

    • 網頁指南
    • 活动
    • 多媒體迴廊

    聯絡我們

    • 普世博愛運動
    • 聯絡
    • 编辑

    Linked sites

    • 比利时
    • 英國
    • 愛爾蘭
    • 日本
    • 西班
    • Mesoamerica
    • 荷蘭
    • 波兰
    • 塞爾維亞
    • 南美洲
    • 美國
    • 露明瑪利亞之城
    • Mariapolis Victoria – Africa
    • Mariapolis Lia – Argentina
    • 新家庭

    你現在的位置

    跟进

    • Diventa un fan
    • feed RSS
    • Tweet with me
    • Guarda i miei video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Periodico telematico del Movimento dei Focolari (P.A.F.O.M.) reg. Trib. Velletri decr. N. 11 dell’8 maggio 2006. Privacy Comments to webmaster. Questa opera è pubblicata sotto una /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s 2.5 Generic License.
    Web developed by Xcogito Graphic Design by Gabriele De Sanctis | Privacy Policy
    • RSSRSS
    • Become my Facebook friend
    • feed RSS
    • Tweet with me
    • Watch my videos
    本網站使用了小型文字檔案(cookies),包括第三方,給您提供最好的瀏覽體驗。 您可通過關閉這標題,同意我們的程序採用小型文字檔案(Cookie)。確定 关于cookies的信息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