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教育:一份承擔和一個選擇

 
11月15日於巴黎,2015年恐襲事件紀念日後兩天,500人齊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追溯由盧嘉勒所啟發的一種新的和平文化的奠基。
1

國際關係學青年學生阿魯約·賈韋德(Arooj Javed)總結說:「今天的年輕人渴望成為世界公民,而我們卻嚮往一個合一的世界。」這個聲明綜合了「新人類」的目標。

慶祝盧嘉勒榮獲「和平教育獎」20周年,不是對事件的懷舊重溫。不同的發言人談到最近的美國大選、難民悲劇、氣候變化、愈發嚴重的不平等、被貪婪所主導的市場——所有這些悲劇的發生,完全符合是次研討會揀選的主題:「重塑和平」。正如「運動」協同會長岑浩思所說的,從普世博愛運動的集體靈修開始,去為「新的戰爭形勢的痛苦面貌」尋找「新的解決方案」。幾句標語闡明了這些反思,包括跨文化實驗場、普世手足情誼、宗教間和衷共濟、共生同住的努力,以及最重要的,有關交談與和平的教育。

教廷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觀察員方濟各·弗洛(Francesco Follo)蒙席詩意地說:「我們需要對談,就好像在一個樂隊中,每一件樂器都和別的樂器和諧共鳴,由此而演奏出一首交響曲。」雅克·德洛爾研究所(Jacques Delors Institute)所長和意大利前總理恩裡科·萊塔(Enrico Letta)評論說:「為了對談,我們必須意識到,在地球上我們都是少數族群。……如果我們自己展現出年輕人的新鮮氣象和開放性,那麼我們就更能明白,交談教育需要成為我們的根本使命。」最後宣言中所概括的一條提議非常務實:「為成員國提供培訓全球生活藝術的教師課程」。

普世博愛運動會長傅瑪利因健康的緣故無法出席會議,由凱薩琳·百桑(Catherine Belzun)代讀她向與會者的問候。其中提到教宗方濟各發來了一份訊息。他在最近談到「零星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傅瑪利表示,這場戰爭所「呼喚的也一個『零星』的回應,由小步驟和具體的行動組成。每個人都要在一些自己負起責任的事情上發揮作用。……和平不是一個許諾,我們要承擔和選擇和平。……我們在座的各位以及那些在世界各地跟進此事的人都被邀請,用和平武裝自己……」在研討會期間,透過幾段視頻讓大家看到這些給予希望的微小和平行動。

視頻中突顯出「和平不僅僅是個理論,或一個夢想,而是一個典範」:基督徒與埃及開羅Koz Kazak協會的穆斯林婦女在彼此之間建立了一份美好的「姊妹」關係;非洲的40家共融經濟企業;在敘利亞阿勒頗(Aleppo)的普世博愛運動團體為這個遭受迫害的民族提供分享的空間;巴西累西腓(Recifel)的聖瑪利亞學校建立了牢固的關係來迎納學校團體和家庭。這些都是致力於促進和平文化這幅馬賽克上的小磚塊,而促進和平文化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宗旨。

Chantal Joly 寫於巴黎
http://live.focolare.org/Unesco 重播網上流媒體

照片欄目

評論的守則(500)

 

Feedback

  1. Paola T.

    Davvero non una rievocazione nostalgica ma una grande attualità di quel discorso di 20 anni fa. Grazie per queste notizie, che anche in questi tempi non facili, ci fanno stare in quella pac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