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表明,如果我們現今的基督徒在第三個千年來臨之際,好好回顧一下過去2000年的歷史,特別是近一千年來的歷史,對於眼前那些一連串因誤解、爭端與衝突所引發的所有痛苦,我們無法掩飾心中的悲痛。然而這些在「基督的無縫長袍」,也就是祂的教會內所產生的分裂與淚水,究竟是誰的過錯呢?
不可否認,這一切與無數的歷史、文化、地緣政治以及社會因素有關,但是否也可能因為基督徒之間那份特有的愛的連結樞紐鬆動了? 我認為是這樣的。
事實上,當我們試圖解決這個痛苦的局面時,發現自己也身陷其中,我們必須牢記我們共同信仰的主導原則:天主的愛同時也召叫我們去愛。在我們這個時代,天主的愛必將以某種方式再次返回,向我們所屬的教會顯露自己。確實,我們無法真正懂得去愛,除非我們都曾經被深深愛過,除非所有的基督徒都相信天主是多麼愛我們。
祂以我們身為個別的基督徒,還有以教會的身分來愛我們。祂愛教會,因為她始終忠於上主的計畫,也因為祂愛教會(這也是天主慈悲的奧妙),即使當她沒有符合天主的計畫,並造成了分裂,只要她現在尋求與其他教會圓滿的共融。這令人安慰的信念引領著聖若望保祿二世,去信賴能從惡中找善的那位,他反思:「這些分裂難道不也是一種引領並教導教會發現基督福音中所包含的許多寶藏,以及祂所帶來的救贖嗎?若非如此,這些寶藏也許不會顯露出來。」
因此,教會也相信天主就是愛。如果天主愛我們,我們就更不能在面對祂神聖的慈愛中毫無生氣。作為天主的真正兒女,我們必須個別地,同時與教會一起,以愛去回應祂的愛。或許我們可以說,數世紀以來,各教會在反對冷漠無情以及誤解,甚至現存仇恨的浪潮上,內心可能已經變得麻木。因此,現在我們需要在每一教會身上去補給愛,事實上,我們需要一股愛的浪潮來湧入整個基督宗教。
愛慕其他教會是我們今天在此所談論的,我們一起在教會之間活出互愛,這份愛能使每一個人成為對方的一份禮物,如此才有可能希望教會在未來成為一體,其中只有一個真理,卻能從許多方面去呈現,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並透過各種不同的闡釋使得教會更加美好。
這並不是說有任何一個教會將會消失(因為有些人可能這樣認為),反倒是每一個教會都將在合一內「重生」。在圓滿的共融中一起活出這個未來的教會,將會是多麼美妙而又奇蹟般的實情,而教會將為全世界所矚目。
Feedback
Did Chiara speak at the Memorial Church in Berlin by the Brandenburg Gate? My son and I went there when we visited Berlin in 2010. It was a very sacred 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