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icial International Website普世博愛運動
Official International Website
    • 聯絡我們
    • 盧嘉勒
      • 盧嘉勒的生平
      • 合一的靈修
      • 神恩的體現
    • 普世博愛運動
      • 沿革
      • 行動規劃
      • 一個民族
      • 聖召與使命
      • 組織
    • 對談
      • 天主教會
      • 各基督宗派
      • 各大宗教
      • 無特定宗教信念的人士
      • 文化
    • 事業與活動
      • 藝術與演出
      • 福音小城
      • 參與社會性事務
      • 瑪利亞之城
      • 傳播媒介
      • 培育與學習
    • 新聞界專欄
      • Focus
      • Press releases
      • Dossier
      • Media Monitoring
      • 多媒體欄目
      • Contact Us
    你現在的位置: Home > 文化、教育 > 「女性內在價值」的神學

    「女性內在價值」的神學

     
    2017年6月8日
    來自全世界的13位神學家在羅馬宗座傳信大學討論有關「眼淚」的主題。這個過程不會缺乏女性在這門學科上的取向。
    1

    來自9個國家13位神學家,包括巴西、加拿大、菲律賓、法國、德國、義大利、肯雅、敘利亞和美國,共同召開第二屆國際研討會,詳細闡述「女性內在價值的神學」。研討會在宗座傳信大學(Urbaniana University)舉辦,以回應教宗方濟各的反覆邀請。他曾多次強調需要一門「婦女的深奧神學」,好讓這一領域不至於缺乏女性的前瞻性。

    去年的主題是「心」,今年的主題是「眼淚」。心和眼淚是純粹女性的特質嗎?眼淚是賜給所有人的一份禮物,男女都一樣。耶穌自己也為親愛的朋友拉匝祿(Lazarus)的去世而流淚。

    演講帶出要正視「不幸和絕望,並將憐憫,或更好地說,安慰的乳香,引入地獄」的女性化方式——「遠非典型的傷痛主義(dolorism)」其中一位講者安娜·瑪利亞·佩爾蒂埃(Anne-Marie Pelletier)如是說。

    她的話反映出1800 年代末期,畢業於法國索本大學(Sorbonne University)的亞美尼亞籍(Armenian)婦女查貝爾·艾賽揚(Zabel Essayan)的經歷。1900年代初,她在土耳其首都文學界非常出名。她以紅十字會成員的身份到西里西亞(Cilicia),受亞美尼亞首牧委派,調查暴行事件,並組織援助無數孤兒。這些孤兒隨同幾位年老的倖存者流浪在阿達納(Adana)的廢墟之中。她以婆娑淚眼清楚「看到」深不可測的悲痛和不幸,通過經歷恐怖一幕而發瘋的倖存者的眼睛,設法還原出那些暗殺者原本想要抹去的死亡故事。「面對這如同汪洋般浩大的悲苦,我們能給予什麼呢?」查貝爾問道:「在阿達納沒有安慰人的空間,只有憐憫。在歷史中,在世界的生命中,也有無法安慰人的地方。」

    在法國神學家的演講中,還有另一個人物適時地靠近我們,她就是伊迪·賀樂孫(Etty Hillesum)。她也希望能夠陪伴自己的人民渡過悲慘的旅程,不是出於渴望犧牲或利他主義,而是因為她意識到自己所處的歷史,並從中接受挑戰。伊迪感覺到無能為力,但卻繼續相信、生活……儘管有這一切,仍是美好的、美麗的……應當得到聆聽,而決不讓自己被邪惡的證據所摧毀。在她隱約呈現出的關心他人的形象中,有一種由憐憫和團結的姿態伴隨著的利他主義,甚至當她發現對方是天主亦如此:「如果天主不再幫助我,那就由我決定去幫助天主。祂親自要求得到安慰。」

    一位來自巴西文化的偉人瑪利亞·克拉拉·盧凱蒂·賓格瑪(Maria Clara Lucchetti Bingemer)從智利(Chile)那異常美麗的阿塔卡馬沙漠(Atacama Desert)走來,考古學家和天文學家都在那裡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和歷史的軌跡。然而,這也是卡拉馬婦女(Mujeres de Calama)尋找自己心愛之人的遺骨的地方。從1973年起,他們在這個國家遭到軍事獨裁統治長達16年間,被折磨和殺害。這片沙漠——因其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氣候條件——保存了這些不屈不撓的婦女遺體,讓我們的感受到,回到他們的歷史中。

    還有阿根廷——有3600萬失蹤者——把婦女看作是主角。在動盪的無情的軍事獨裁統治下,她們發揮起重要作用。1977年,當她們開始在阿根廷首都總統府玫瑰宮(Casa Rosada)前繞圈而行,為自己死去的孩子們哭泣時,她們被稱為Las locas,意思是瘋的女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們逐漸被稱為Madres de la Plaza de Mayo,意思是五月廣場之母(mothers of May Plaza)。她們使用強而有力的象徵,如頭上佩戴白色方巾,以及發起一場「和平主義者」但永無止境的鬥爭。其他婦女也加入她們靈性母親的行列。其中幾位修女們在反抗獨裁的鬥爭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盧嘉勒在短短幾年內發起如此浩大而又普世性的工作,且產生非凡成果的秘訣是什麼?她怎麼能夠在梵蒂岡大公會議之前及在義大利教會中取得任何重大進展,並採用一種什麼方法抵制懷疑的基督徒生活?並吸引各種背景的人,平信徒和修會會士,男男女女呢?秘訣就在於盧嘉勒所指的被釘十字架及被捨棄的耶穌。」弗洛倫絲·吉萊(Florence Gillet)以此作為有關「盧嘉勒思想與經驗中的被捨棄的耶穌」之演講的介紹。

    吉萊演講之後,來自敘利亞的莫維特·凱利(Mirvet Kelli)講述了一個感人的經驗。她和被捨棄的耶穌的合一中,找到力量,去支持處於連綿戰爭中的伊拉克人。這個合一靈修的基本要點絕對新穎,其強大的影響力真的在小組聚會中湧現出來。

    瑪莉亞·莉達·切里梅萊(Maria Rita Cerimele)撰
    詳情請瀏覽”https://www.cittanuova.it/verso-teologia

    • Recommend on Facebook
    • Tweet about it
    • Tell a friend
    Share this on WhatsApp

    点击这里取消回复。

    評論的守則(500)

     

    Feedback

    1. Maria Milagros
      2017年6月8日 at 11:48

      Muy interesante el articulo. Me gustaría saber el NOMBRE DE LAS 13 TEÓLOGAS, para conocerlas y saber mas de ellas. Creo que son un tesoro de la Iglesia que desconocemos, en parte por su anonimato y que es muy importante que las conozcamos y reconozcamos para poder ser Uno. Fraternalmente Ma Milagros

      回复

    另外可以瀏覽

    通往都柏林的路

    2018年6月21日
    通往都柏林的路

    在籌備於8月21至26日在愛爾蘭召開的世界家庭會議之際,普世博愛運動團體致力為本地教會服務,其中一項就是有一天專注家庭的聚會。

    [全部資料]

    亞馬遜地區主教會議

    2018年6月14日
    亞馬遜地區主教會議

    6月8日,宗座頒佈了已在2017年10月宣佈的大亞馬遜(Pan-Amazon)地區主教會議的籌備檔,會議將於2019年10月在羅馬召開。可在www.vatican.va閱讀文本,有義大利語、法語、英語、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文本被分成三個部分:觀看(「大亞馬遜地區的身份和呼聲」),分辨(「朝向一種牧靈和生態的皈依」),行動(「亞馬遜地區教會的新途徑」)。
    文檔的前言聲明:「此次特別主教會議的反思超越了嚴格意義上的亞馬遜地區教會領域,擴展至普世教會及整個地球的未來。從一個特定的區域開始,為世界上其它重要的生物群落架起了一座橋樑:剛果(Congo)盆地、中美洲(Mesoamerican)生物走廊、亞太(Asia Pacific)熱帶森林、瓜拉尼(Guaraní)含水土層。聆聽作為此次主教會議的第一個對話者——原住民和生活在亞馬遜地區的所有社群,為普世教會而言也是至關重要的。」
    Recommend on FacebookTweet about itTell a friendShare this on WhatsApp

    [全部資料]

    世界主教會議前會:「我們可以一起走」(二)

    2018年4月5日
    世界主教會議前會:「我們可以一起走」(二)

    克勞迪婭·迪·洛倫佐(Claudia Di Lorenzi)在第15屆世界主教會議的籌備會議期間採訪普世博愛運動的諾艾米·桑切斯(Noemi Sánches),以下是第二和最後一部分。

    [全部資料]
    專題管道
    經濟
    民族與國家
    靈修精神
    人物、體育、生態
    社會、藝術、演出
    文化、教育
    媒體與傳播
    政治與法律
    Tweets by @SIF_zh

    Focus

    • 日本——你們向所有人敞開心扉!
    • 韓國——交談成為人類大家庭的文化

    新聞界專欄

    • Focus
    • 新聞界專欄
    • 新聞界專欄
    • 新聞界專欄
    • 多媒體欄目
    • 國際中心

    網站服務

    • 網頁指南
    • 活动
    • 多媒體迴廊

    聯絡我們

    • 普世博愛運動
    • 聯絡
    • 编辑

    Linked sites

    • 比利时
    • 英國
    • 愛爾蘭
    • 日本
    • 西班
    • Mesoamerica
    • 荷蘭
    • 波兰
    • 塞爾維亞
    • 南美洲
    • 美國
    • 露明瑪利亞之城
    • Mariapolis Victoria – Africa
    • Mariapolis Lia – Argentina
    • 新家庭

    你現在的位置

    跟进

    • Diventa un fan
    • feed RSS
    • Tweet with me
    • Guarda i miei video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Periodico telematico del Movimento dei Focolari (P.A.F.O.M.) reg. Trib. Velletri decr. N. 11 dell’8 maggio 2006. Privacy Comments to webmaster. Questa opera è pubblicata sotto una /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s 2.5 Generic License.
    Web developed by Xcogito Graphic Design by Gabriele De Sanctis | Privacy Policy
    • RSSRSS
    • Become my Facebook friend
    • feed RSS
    • Tweet with me
    • Watch my videos
    本網站使用了小型文字檔案(cookies),包括第三方,給您提供最好的瀏覽體驗。 您可通過關閉這標題,同意我們的程序採用小型文字檔案(Cookie)。確定 关于cookies的信息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