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烏迪沙計畫(Udisha Project)的積極成果
120個孟買貧困孩子參與烏迪沙(Udisha-意思是旭日初升的曙光)計畫,給他們提供一個獲取人性和社會發展的具體機會。他們的父母探討如何幫助自己的孩子和諧成長,預防風險和虐待。
[全部資料]環顧目前全球社會的趨勢,正深入地轉變成一個多文化與多宗教的社會。普世博愛運動致力謀求宗教之間的對談,因為多元宗教不應成為人類分裂與戰爭的導火線,反之不同宗教可以為建設和平與手足情誼的世界做出貢獻。
不同宗教數以千計的信徒在可行的情況下在分享普世博愛運動的精神,一起合作達成共同的目標。
事實上,普世博愛運動的精神傳遍世界各地,促進與全球各大宗教展開交談,不僅透過與其他宗教的信徒建立友好關係,也與各宗教領袖和龐大的宗教團體的成員交流。多年來,普世博愛運動與擁有六百萬個成員的日本佛教平信徒團體立正佼成會;美國非洲裔美籍回教徒運動和南印度生活甘地精神的不同團體等已建立起友好的合作關係。
源流
1977年,盧嘉勒在倫敦接受譚烈頓宗教進步獎。她在接受頒獎的儀式上對出席的不同宗教的知名人士分享她的經驗。當時盧嘉勒有一份強烈的感覺,似乎在場的所有人,即使他們信仰不同,卻是屬於同一個大家庭。離開禮堂之際,恰恰是這些屬於各種宗教傳統的人士(佛教徒、回教徒、猶太教徒、錫克教徒、印度教徒等)紛紛上前熱烈地祝賀她。很明顯,運動的靈修精神,不僅僅適合與基督徒分享,在某一種幅度而言,也可以與其他宗教的人士分享。為盧嘉勒而言,天主藉著這些場合做標記,使運動明白到要與任何傳統的宗教人士展開交談。
根基
普世博愛運動所提倡的對談主要建基在靈修上,尤其以愛為核心。運動的靈修獲得其他宗教與文化即時的迴響,尤其是那條金科玉律:『凡你們願意人給你們做的,你們也要照樣給人做。』。恰恰在踐行這條金科玉律,能建立起奏效的對談。
對談的成果
重新發現自己信仰的根;那些能把我們團結在一起的事物;落實手足情誼的生活經驗等等,都是以共融精神實現對談所結出的果實,為建設人類大家庭的團結合一而作出貢獻。此外,尤其是在暴力、種族與宗教不和而造成社會組成部份嚴重分裂的地方上,更加強了各方的共同努力,建設合一,締造和平。同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衍生實現人道主義的重大成就。
對談的培育工作
位於大谷地(離開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不遠)的和平福音小城,成立一所與各大宗教展開交談的學院,定期舉行培育課程,小城也是在亞洲傳播合一靈修的聚會中心。
聯絡方法:
普世博愛運動『各大宗教對談中心』(Centro per il dialogo interreligioso):
意大利羅馬
Via Frascati, 306
00040 Rocca di Papa (Roma) IT
電話:+39-06-9497489
傳真:+39-06-9496221
120個孟買貧困孩子參與烏迪沙(Udisha-意思是旭日初升的曙光)計畫,給他們提供一個獲取人性和社會發展的具體機會。他們的父母探討如何幫助自己的孩子和諧成長,預防風險和虐待。
[全部資料]現在開始穆斯林神聖的「守齌」月。他們將加強祈禱和善工,尤其照顧那些受苦的人。我們祈求慈悲的天主給人人特別的祝福,尤其為世界和平祈禱。
[全部資料]近日,伊朗籍穆罕默德·蕭馬利(Dr Mohammad Shomali)訪問盧比亞諾的上智大學學院,並在「論當代世界各宗教的跨學科觀點」課程中演講,肯定了所分享的靈修經驗和學術合作。
[全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