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左丹尼(Igino Giordani)在意大利的國會上

 
6月14日,傅瑪利在『左丹尼——從眾議院到世界』的會議上發表講話。她追溯左丹尼在普世博愛運動作出的貢獻,左丹尼被視為運動的共同創始人。她又談到左丹尼與盧嘉勒的密切關係。現在為您刊登傅瑪利講話的全文。

 

20110615iginogiordani109

6月14日,意大利眾議院主席主持紀念左丹尼(1884-1980)的會議。左丹尼是20世紀多才多藝的文化巨人。1946年至1953年期間他任意大利眾議院的議員,既是作家又是記者,並致力推動基督徒合一,他更是一位教父論專家。左丹尼在文化、政治、教會與社會的範疇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並打開一種先知性的視野。會議由眾議院主席斐尼(Gianfranco Fini)主持。發言的講者之一是左丹尼中心的主管羅佩斯提(Alberto Lo Presti),他介紹左丹尼在政治上的功績、在國會上的舉措。此外,還有意大利和其他國家的國會議員和青年分享,見證左丹尼的思想與行動的影響力。以下是普世博愛運動會長傅瑪利講話的全文。

「我感謝眾議院主席尊敬的斐尼先生給我機會在這次紀念左丹尼的會議上向各位問候致意。左丹尼是意大利共和國構建憲法的元老之一。左丹尼在本人今天所代表的普世博愛運動内,被視為我們運動的共同創辦人。

此外,我向在座的各位尊敬的參議員和衆議員,今天聚首一堂的各位政府官員和所有這次會議的與會者致以本人衷心的問候。

1948年9月17日,恰恰在衆議院這裡,左丹尼接見了來自特倫托的一位28歲的女青年盧嘉勒(普世博愛運動創辦人)和幾位伴同她前來的修會人士。

為左丹尼而言,這次非凡卓越的見面真的出乎意料。從那一刻起,他發生了徹底變化,和從前完全兩樣。

盧嘉勒說了些什麼?用了些什麼話能如此深刻進入當時這位不拘一格的政客的心靈呢?

我們略知一二。事實上,尊敬的左丹尼議員深深被這些話所打動,在見面結束前,他鼓勵盧嘉勒把她剛才所講的一一寫下來,可以在他所主編的一本期刊上發表。一個月後,那篇文章發表了,首先講述合一理想在二戰炮火連天下誕生的經過。

『正值戰爭,我們幾個青年看到眼前一切都倒塌了!本來我們滿懷大志,對未來充滿憧憬與依戀,諸如建設家園、求學深造、深愛至親、事業成功……。

在我們脆弱的心靈上所營造的種種夢想都完完全全的毀於一旦,由此產生了我們的『理想』……。

我們感到只有一個真實可靠,不朽不滅的『理想』——天主。

正當一切都被仇恨摧毀,在我們這些青年的心中,卻強烈地感到天主絕不會過去。

我們認識到和愛慕天主的本質:『天主是愛』』……

『正值戰爭』……

可以說左丹尼在這個戰爭的課題上是一位專家,因為他親身體會到第一次世界大戰處身戰壕的經歷,認識到殺戮的殘暴,而且他自己在戰場上還嚴重受傷。左丹尼更是一位透徹了解到任何武裝衝突均屬荒謬的專家,他在意大利文化界上享有盛名,獲得真正和平衛士的美譽。

然而,盧嘉勒的話不是以恐怖的戰爭爲主題。盧嘉勒講述多年前在二戰期間,她在家鄉特倫托,面對殘垣敗瓦隱約看到一個不會倒塌的『理想』——天主。在盧嘉勒的眼中這位天主並非一個最終的希望,或遙遠的願望,而是在人人之間川流不息的愛情,有必要以互愛去滋養和保存的愛火,能實現耶穌所答應的:『那裡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相聚,我就在他們中間。』(瑪18:20)

不難相信,尊敬的左丹尼議員深受觸動,因為在他面前展示了一部活生生的福音。盧嘉勒向左丹尼顯示的那位耶穌以愛進入人類的歷史,並帶領人類到達普世手足情誼,邁向合一。在左丹尼的自傳上記下這次聚會的情形,給我們揭示他當時激動的心情。

『當盧嘉勒講述結束後,我被那份引人入勝的氣氛所吸引……,我多麼渴望這個聲音可以延續下去。我沒有意識到,原來那個聲音就是我一直所期待的。

她為人人打開聖德之門,消除那種分隔俗世生活與神秘生活的屏障……。讓人接近天主,令他感覺天主是天父、弟兄、朋友,並親臨在人類中。』

在盧嘉勒與她初期同伴的心中,很明顯地一個如『合一』那麼龐大的『理想』必然地懷抱著整個世界。然而,這一群非常年輕的女青年怎樣可以達到整個人類?誰曉得左丹尼當時曾否也提出同樣的問題呢!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天我們大家從盧嘉勒自己的説話中知道,為她而言,她與左丹尼的見面,就是與那個『人類』相遇 。

盧嘉勒與初期同伴的『合一理想』是為人人而設,適合所有人性的範疇,而左丹尼就是最佳的見證!

今天那個在左丹尼身上的計畫的輪廓清晰可見。普世博愛運動已傳遍180多個國家,共逾兩百萬來自各個社會階層和各類文化背景的附屬成員和支持者。我剛結束東歐的探訪回來,自1961年起,普世博愛運動的團體已在當地成立,當時初期的成員越過鐵幕,唯獨以互愛作武器,毫無區別地以仁愛對待任何人。他們從那些年代起默默耕耘,為克服各種意識形態的障礙作出貢獻,致力支持重建那些被受壓迫的社會,目前正在推行無數謀求大眾公益的計畫。

5月份在巴西舉行『共融經濟』國際性大會,目的是紀念由盧嘉勒於20年前所發起這個先知性的舉措。1991年,盧嘉勒到達巴西聖保羅市,從飛機上鳥瞰城市上空,看到摩天高樓,但周邊却由猶如『刺冠』的貧民窟所包圍,她內心感到一股力量推動她要改變這種發展體系,尋找一條新的途徑,既非資本主義,也非共產主義。目前已超過800家公司加入共融經濟的行列,甘願把利潤拿出來共享,以幫助窮人發展和培養企業家和經濟學者採用這個新的經濟方案。今天共融經濟已經獲得公認,並且作爲一種真正的經濟理念來研究。

目前普世博愛運動致力各式各樣的舉措,在世界各地每一個角落的所有人性範疇上的努力,這一切可以說在某種意義上,於當年盧嘉勒與左丹尼在這個衆議院見面的那個獨特時刻,已顯露出一份先知先覺的意義。

從那時候起,普世博愛運動已經馬上投身在政治上的服務,吸引了當時許多參議員和衆議員,正如我們剛才從視頻的播放中所聽到的某些議員的名字,同時也聽到了他們在政治方面所做出的決定,確實英勇可嘉。

這個也是『政治合一運動』今天所提倡及建議的。1996年,『政治合一運動』組織由盧嘉勒親自與政府各級機關的某些國會議員和政治家一起成立。隨後在南韓、阿根廷和其他國家也相繼發展起來,各地的政府人員、官員、政治學者和政治培訓班的許多青年都參與進來。

這個組織主要是靠著政治的愛心來引導抉擇、行為、法律、外交舉措等,從而能瞥見在行政和立法會議上,直到國際性的機構中都可以採用一種新模式的工作方案,就是由手足情誼的原則來啟迪,它是現代政治的主導思想。大家都會發現手足情誼的原則正是現代歷史上與當代最重要的政治策劃的根基,從法國大革命的指導思想(讓我們想一想所提倡的三點:自由、平等、博愛)到烏托邦社會主義的基礎;或從馬克思主義到愛國的民族主義。可惜人們卻按照排他性,而非包容性來詮釋手足情誼的含義,即以某一個人(或一個社會階層;或一個經濟階級;或一個民族)來衡量其價值,卻對他人懷敵意。

為此,可以說,這是一種仍未完全被發掘的政治原則,尤其它的普世性的幅度。這也是『政治合一運動』成立的目的,落實普世手足情的原則,務求政治藉此能建設新基礎,以迎合時代最新的要求;能夠履行身負的任務,即為整個人類締造和平、公義、自由。此外,手足之情又可啟發政治的最終目標,即締造和平以達到整個人類大家庭的團結與合一。從最細小的政治團體的合一到國際上的大團結,於是,手足情誼的原則的幅度在於『愛他人的國家如同自己的一樣』,這是盧嘉勒獨創的一種表達,其實從運動初期開始已包含著這種普世性的模式。手足情誼有能力表達政治的使命,是由於以一種無分彼此的愛心不加區別地對待所有人,因為每一個人和每一個社會的實況都視他人為『合一的候選者』,而每一個民族都被召叫同心協力建立更團結合一的世界。

今天,在這個有威望的意大利國會總部,我們重溫『政治合一運動』所提倡的某些重點。我們發覺盧嘉勒在另一個上場合上的另一個呼籲依然配合時宜。2000年12月在聖馬谷托(San Macuto)盧嘉勒恰恰向意大利的國會議員提出那個看似悖論但卻合情合理的邀請,即每一個派別跨越各種差異,為意大利而訂立手足情誼的盟約,因為國家的利益要靠人人的貢獻。

盧嘉勒對國會議員說:『手足情誼提供出人意表的可能性和機遇。例如,能讓人明白他人;接納別人的立場觀點,於是一切都息息相關,沒有任何利益和需求是莫不相干的。讓人們能找出共識,並重視那些人性經驗,否則會發展成不可挽救的紛爭,正如南方懸而未決的問題所帶來的創傷,與及北方新的合法要求……。此外,能夠提出新的原則去處理每天的政治工作,促使在政治管理上總不反對某人,或只是代表國家的某一方。』

除了這個難題以外,在政治界和整個社會上還有許多其他的挑戰,促使左丹尼議員與盧嘉勒在國會大樓那次的會面後,懂得接納那份邀請,敞開心扉與作出行動在全世界建立合一。

我們祝願,盼望今天的聚會推動我們加強共同合作,聯手致力謀求我們國家的團結及人類的共融!謝謝!」

另外可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