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是為人民而設,而不是人民為政治而設。政治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標,道德置於先,人要放在前,先是集體性,然後才是黨派,隨後才是工作方案,之後才是政府的理論。
從一個具備基督徒尊嚴的角度來看,政治是一個僕人,不應成為主人,既不可濫用權力,也不可變成統禦或教條。這就是政治的功能與本質,為社會而服務,也是具體的仁愛,更是愛祖國的第一個表達方式。……
報章報導政黨與政治普遍受冷遇,我們也略知一二,我們聽到他們對我們所講的;看到他們寫給我們的。也許為許多人而言,政治是一種次等的活動,和模棱兩可,只適宜留給說客。他們不明白如果正直誠實的人都遠離政治,那麽政治的天下就會為流氓所侵佔。然而,政治包括我們整個生命,人性的和道德的。由不正直誠實的人來從事政治只會帶來戰爭;金融的困擾;損害私人與公共的財富;造成傷風敗俗的風氣;輕視宗教信仰;侵犯家庭的結構……。總之,如果政治是骯髒的,就應該予以清理,而不該抛棄不顧……。
目前已隨著出賣人性尊嚴到出賣肉體。假如我們每一個人不把持良知的那些廣闊無邊的價值觀念,就難逃羈絆。並且應該按照良知的價值觀來參政,在政治上,堅決不可以妥協,更不可同流合污,反而要以個人的理念和個人的品德來從事政治,捍衛自己的道德理性。維護了這些道德理性,就能隨而維護專業的道德;同樣維護合理的國庫課稅,因為苛刻稅制的產生是由於不在爲人服務而造成,反而是貪官搜括民財。人民以市民的身份參與政治,而不是做奴僕。這樣的情況下才能產生民主。
然而,這些個人的價值觀卻可能演變成一種高傲,反而事與願違,激發反社會的剝削與操縱,有可能弄巧成拙。為此,在這些價值觀中,最先的首推仁愛,因為仁愛是為自己兄弟服務的責任感,缺乏仁愛,每一種價值觀念都貶低其價值;每一種勝利逆轉為奴役,徒然浪費光陰。」
左丹尼
節錄自《道德起義》1945年第19頁、24頁、42-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