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洲之旅

 
憶起英勇事蹟,勇於面向未來!來自整個澳洲大陸400位普世博愛運動成員聚首墨爾本,與傅瑪利和方樂德見面,洋溢著福音純真與徹底的精神。

當地的成員以自己的特質來介紹。以幾分鐘的短片來作導言。精彩之處不在與量,而是質,都同樣博得大家的歡心。五花八門的內容,有的鏡頭是悉尼劇院的公園;有的是惠靈頓的一個房間;有的是大洋洲島嶼的沙灘……。這些普世博愛運動的小團體(Focolare’s local communities)沒有什麼排練,很自然地跳出他們傳統的舞蹈。雖然沒有什麼特別,但卻是很可愛有趣,流露出流放者的心聲,大洋洲這個地區的文化,自然奔放與喜樂的民風。

1月26日至27日週末的節目包羅萬有,都是圍繞著風俗、文化、傳統、教會、宗教等方方面面。無可口非大洋洲是世界上最國際化的大洲。墨爾本大學的『焦點』禮堂的獨特不僅是那立光體的建築特色,更是由於在場的各色人種。有的是新近移民的,也有移民多年的,但無論如何都是移民而來的。還有一些來自太平洋島嶼和原住民,不禁令人想起殖民主義所造成的種種傷害,尤其是澳大利亞,其中最嚴重的是土著遭受侮辱。同時也提醒人們,要靠特殊的方式來和解與修和。新西蘭是個最佳的例子,他們以奏效的方式協調了種族與文化的差異。

當天是澳洲的國慶,即使不是人人都慶祝,尤其是原住民,他們最隆重的節日是五月份的『道歉日』(Sorry Day),主要是以某些方式彌補他們對應的過失。那麼,難怪主日的彌撒是採用原住民的禮儀,為紀念『瓦魯亞塔普』(wairua tapu,意思是地后。不僅要進行禮儀,更要感恩和絕對的尊重。禮儀的一個部份是把手放在鋪滿泥土的大塊樹皮凹陷的地方。由禮堂裡最年幼的來執行,但傅瑪利與方樂德也有參與。

於是會長從原住民的手接過一支用羊毛縫製的棍杖,上面織了澳洲古代『九州』的地圖,代表著原住民的宇宙觀。為全球普世博愛運動而言是一份大禮物。

大家又觀看了一套精彩的紀錄片,講述大洋洲的悠久歷史,又有普世博愛運動在當地逐步發展的各個階段。1967年,韋達·穆彩(Rita Muccio)先在意大利文化中心謀得秘書一職,期後,戴靈納(Maddalena Cariolato)到達匯合。她們在墨爾本與珀斯兩地給家庭、青年和成年人介紹『盧嘉勒的精神』( charism of Chiara Lubich)。之後,又傳到新西蘭、瓦利斯群島(Wallis)和富圖納群島(Futuna),新喀里多尼亞(Nuova Caledonia)和斐濟群島(Isole Fiji)……。其中澳洲籍的瑪嘉肋·李娜蒂(Margaret Linard)和新西蘭籍的甘特里(Terry Gunn)已經返抵天鄉。節目又安排一些成員分享經驗,差不多都指出盧嘉勒的神恩幫助他們生活福音,藉著新大陸的純樸與徹底的民風,透過愛弟兄,改變了他們的生活,無論哪一種方式都是切切實實的。

恰恰由於這種福音的愛改變了人們的生命,這也是傅瑪利(Maria Voce)因著愛弟兄而皈依的主因,猶如三位賢士,認出天主子甘願成為嬰孩的偉大。為此,有必要在任何弟兄身上認出耶穌來。要撇開以貌取人,才能辨認出來。

在問與答的環節中,傅瑪利與方樂德給小團體成員的回答都是一針見血,指出重點,甚至連小孩也會提問的問題,如:怎樣可以相信那位看不見的天主。然後,青年又問到,怎樣可以拒絕現代社會的引誘,而避免誤入歧途。當然也少不了年長的,希望知道在團體裡與下一輩之間,他們要充當的角色。又有人問及如何促進基督徒合一( ecumenical )與各大宗教( interreligious dialogue)的交談。對於天主教會兒童性侵犯等嚴重的問題,更不可能避而不談。另外,我們現代化的社會突飛猛進,卻引起緊張的生活,似乎在走向成聖的道路上障礙重重。例如:消費心態的誘惑扼殺了見證福音的能力;天主再不存在人們的生活中……等,於是,我們自問怎樣能鼓起勇氣積極主動地見證天主的愛。

傅瑪利這樣『交託』在場的人士,說:「澳洲(Australia )地大脈搏!我們怎可以浪費!要帶來愛與合一!我們的大家庭不可以只流於美好的回憶,更有必要跳出自己。我們要開創新的歷程。」

單米高(Michele Zanzucchi)撰

照片欄目

評論的守則(500)

 

另外可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