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icial International Website普世博愛運動
Official International Website
    • 聯絡我們
    • 盧嘉勒
      • 盧嘉勒的生平
      • 合一的靈修
      • 神恩的體現
    • 普世博愛運動
      • 沿革
      • 行動規劃
      • 一個民族
      • 聖召與使命
      • 組織
    • 對談
      • 天主教會
      • 各基督宗派
      • 各大宗教
      • 無特定宗教信念的人士
      • 文化
    • 事業與活動
      • 藝術與演出
      • 福音小城
      • 參與社會性事務
      • 瑪利亞之城
      • 傳播媒介
      • 培育與學習
    • 新聞界專欄
      • Focus
      • Press releases
      • Dossier
      • Media Monitoring
      • 多媒體欄目
      • Contact Us
    你現在的位置: Home > 亞洲:展開各大宗教交談的培育

    亞洲:展開各大宗教交談的培育

     
    2013年2月6日
    2月1日至3日,在曼谷舉行2013年度『東方宗教交談』的培訓班,加深認識各大宗教的經典及其對和平帶來的貢獻。
    4

    培訓班的主題是:「深入明白印度教、佛教、孔教、道教、伊斯蘭教和基督信仰的典籍中有關建設和諧與和平的貢獻。」290位來自印度、巴基斯坦(Pakistan)、印尼(Indonesia)、菲律賓(Philippines)、日本( Japan)、南韓(Korea)、越南( Vietnam)、緬甸(Myanmar)、柬埔寨(Cambodia)、香港、澳洲(Australia)和泰國( Thailand)不同省份的普世博愛運動成員濟濟一堂,旨在加深認識東方(East)的各大宗教,從而加強一種更趨成熟的對談。

    自上一屆,2011年度在菲律賓馬尼拉附近的大谷地「和平瑪利亞之城」(“Mariapolis Pace”)舉行過後,大家都一直期待已久。由曼谷總主教兼『東方宗教學院』(SOR)院長方濟各·沙勿略·科恩撒克·高威法溫茲主教(Francis Xavier Kriengsak Kovithavanij)主持開幕。他在開幕詞中曾確認:「不同宗教對於各自的聖經典籍有各式各樣的處理手法,然而都有一個基本的共同點,總是智慧的泉源。」

    經驗豐富的講者紛紛發表演說,包括來自曼谷的佛教上座部(Theravada又稱小乘)瑟利·龐必克博士(Dr. Seri Phongphit),談論佛教大乘(Mahayana)的董奴·密查爾博士(Dr. Donald Mitchell);回教的阿南尼·莫克拉尼(Adnane Mokrani);講授孔教的胡功澤(Philipp Hu);談論道教的羅乾生(Stephen Lo)和有關印度教的盧燦諾·庫拉(Luciano Cura)。菲律賓的羅伯圖·馬爾拉里主教(vescovo Roberto Mallari)跟大家反思《天主聖言》的宗座勸諭( the Apostolic Exhortation, Verbum Domini.)。至於培訓班整體主題則由國際傳教協會(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issiologists (IACM)主席安廸魯·肋策皮安(Andrew Recepcion)作出精湛的綜合,闡明亞洲福音新傳與各大宗教交談( interreligious dialogue.)的關係。

    『東方宗教學院』首次在大谷地福音小城的校址以外舉行類似的培訓班,目的是希望有更多佛教小乘信友參加,尤其是泰國和整個東南亞地區。佛教的貢獻不侷限於在學術層面上,加深了解佛經,更包括落實在具體的生活上。兩位佛教信徒美達(Metta)和貝爾(Beer)分享他們的經驗(the experiences of Metta)。他們於80年代與普世博愛運動的成員結為朋友。某些僧侶透過視頻分享他們與盧嘉勒( Chiara Lubich, )個別的交情,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董奴.密查爾教授無法抽身出席,卻利用skype(訊佳普)從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與主場連綫,為大家演說。

    參加者都表示共融的氣氛有助於明白講題,不但是知識上,也包括靈性方面。他們大部份都深入明白各大宗教交談不僅僅是一個活動,更是一種生活方式。2013年度東方宗教學院在「信德年」為亞洲舉行的培訓班確實另有一番意義。同時各大宗教交談的成果不應只是一種認識其他宗教與文化的過度,更要鞭策我們加深明白自己的基督信仰。道明修會的韋森特·卡基肋神父(P. Vicente Cajilig)強調普世博愛運動所提供的各大宗教交談,是以各種途徑具體地回應了亞洲主教團聯會((FABC)所制定的決議。

    參加者都懷着感謝合一理想的心情回到自己的祖國,繼續生活從經典、聖言所發現的「真正的自己,真正的本質」,並更新了心志,積極落實合一的神恩,好能成為教會的一份禮物。

    • Recommend on Facebook
    • Tweet about it
    • Tell a friend
    Share this on WhatsApp

    点击这里取消回复。

    評論的守則(500)

     

    Feedback

    1. marcos roberto dos santos
      2013年4月10日 at 03:49

      esperamos que realmente seja um caminho para que as religiões e estados regidos por elas se respeitem e respeitem a liberdade de culto e expressão de fé.Porque aqui no brasil todos são bem vindos e aceitos com suas mais variadas praticas de fé e ninguem os pertubam ,perseguem e matam impiedosamente em nome de algum deus ou deuses como acontecem em países que tem a religião com lei como os Hinduístas ,os híslâmicos e etc….. cristãos sendo mortos na híndia e na africa sem piedade nehuma

      回复
      • Roberto Catalano
        2013年4月16日 at 09:35

        La scuola che si è tenuta a Bangkok è stata soprattutto per i cristiani onde assicurare una formazione al dialogo. Infatti, essendo la popolazione cristiana dell’Asia una minoranza (con l’eccezione di Filippine e Corea del Sud) le comunità spesso trovano difficile aprirsi al contatto con persone di altre fedi. Capita di trovarsi in una posizione di difesa. La Chiesa incoraggia molto i cristiani ad aprirsi ed il nostro corso era mirato proprio a questo.

        回复
        • Roberto Catalano
          2013年4月16日 at 09:35

          Per quanto riguarda la posizione delle altre religioni bisogna tener conto sia della storia degli ultimi secoli dove il cristianesimo è stato spesso imposto e, quindi, le conversioni sono oggi percepite come un problema dalle culture asiatiche. Inoltre, molti problemi dei cristiani in diverse parti del continente non sono sempre di carattere religioso, ma sociale o politico.

    2. alba
      2013年2月13日 at 23:50

      The filipino volunteers look so serious in this picture. I hope they could also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in Bangkok of concretely living unity with our Buddist friends. Thanks.

      回复

    另外可以瀏覽

    印度教團體走訪盧比亞諾和亞西西:一次心靈和思想的相遇

    2018年7月18日
    印度教團體走訪盧比亞諾和亞西西:一次心靈和思想的相遇

    普世博愛運動的印度教朋友在盧嘉勒出生的地方意大利北部停留了兩天之後,又來到盧比亞諾和亞西西。羅伯托·卡塔蘭諾(Roberto Catalano)寫下這次訪問的過程。他是普世博愛運動各大宗教交談的協同負責人。

    [全部資料]

    印度教徒到訪唐納迪哥(Tonadico)

    2018年7月17日
    印度教徒到訪唐納迪哥(Tonadico)

    認識普世博愛運動的印度教朋友,為了發現盧嘉勒合一的神恩的泉源,在他們的行程中,選擇停留在意大利的兩個地點。以下是法比奧·查爾迪(Fabio Ciardi)神父的陳述。他是「天父學院」的主管。

    [全部資料]

    交談是一種生活方式

    2018年2月5日
    交談是一種生活方式

    來自義大利的雷蒙多(Raimondo)一家分享說:「合一的神修精神打開了我們的心靈和思想,向擁有其他文化和信仰的兄弟姐妹開放。」

    [全部資料]
    專題管道
    經濟
    民族與國家
    靈修精神
    人物、體育、生態
    社會、藝術、演出
    文化、教育
    媒體與傳播
    政治與法律
    Tweets by @SIF_zh

    Focus

    • 日本——你們向所有人敞開心扉!
    • 韓國——交談成為人類大家庭的文化

    新聞界專欄

    • Focus
    • 新聞界專欄
    • 新聞界專欄
    • 新聞界專欄
    • 多媒體欄目
    • 國際中心

    網站服務

    • 網頁指南
    • 活动
    • 多媒體迴廊

    聯絡我們

    • 普世博愛運動
    • 聯絡
    • 编辑

    Linked sites

    • 比利时
    • 英國
    • 愛爾蘭
    • 日本
    • 西班
    • Mesoamerica
    • 荷蘭
    • 波兰
    • 塞爾維亞
    • 南美洲
    • 美國
    • 露明瑪利亞之城
    • Mariapolis Victoria – Africa
    • Mariapolis Lia – Argentina
    • 新家庭

    你現在的位置

    跟进

    • Diventa un fan
    • feed RSS
    • Tweet with me
    • Guarda i miei video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Periodico telematico del Movimento dei Focolari (P.A.F.O.M.) reg. Trib. Velletri decr. N. 11 dell’8 maggio 2006. Privacy Comments to webmaster. Questa opera è pubblicata sotto una /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s 2.5 Generic License.
    Web developed by Xcogito Graphic Design by Gabriele De Sanctis | Privacy Policy
    • RSSRSS
    • Become my Facebook friend
    • feed RSS
    • Tweet with me
    • Watch my videos
    本網站使用了小型文字檔案(cookies),包括第三方,給您提供最好的瀏覽體驗。 您可通過關閉這標題,同意我們的程序採用小型文字檔案(Cookie)。確定 关于cookies的信息广